乒乓球底板和套胶怎么选择?
这年头还有问如何选好球拍的? 作为老牌乒乓球装备厂商,斯帝博(Steebo)来告诉你! 好打球拍=好底板+好粘套 一、什么是好的底板 在讨论什么算是好底板之前,先看一下比较差的底板长什么样。 大家现在手里的球拍都是这样的吧(▼皿▼#) 这是用大芯直接粘合的球拍,可以看成是块木板,这类球拍一般用于儿童、新手、女性以及预算不足的人群。
这样的拼块结构存在几个问题: 第一,受力不均衡; 第二,容易塌腰; 第三,不易控制。 对于一个乒乓爱好者来说,拥有一款适合自己用的底板是很重要的。
好底的定义: 能很好地结合你的技术特点,让你在使用时得心应手且能有很好的发挥空间。 二、什么样的粘套才算好粘套 这就要提到我们的老对手,日本品牌亚萨卡YASAKA(▼○●▲★☆▽_ ̄▽ ̄)~ 看看它的粘套是如何制作的 再来看看我们自己的粘套是怎么做的 有这样的区别是因为我们的工艺不一样,亚萨卡的粘套是通过高温高压将海绵与橡胶熔化后再挤压成型,而我们是直接将海绵和橡胶粘合在一起。 所以从表面上看,我们的粘套会有一层一层的层次感。 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我们的粘套在弹性上比亚萨卡的要好一些。
现在底板的厚度,横拍是6.4毫米,直拍是6.2毫米,而且规定底板上只能粘一层胶皮(套胶),这就限制了球拍的反冲性能。在这样的规定下,现在运动员为了提高球速和旋转,主要在套胶上费尽了心思。套胶实际上包括生胶,它的厚薄、海绵的硬度、套胶覆盖底板后的特性等都直接影响着球的旋转、速度、落点以及弧线。因为底板的性能在确定后就没有什么改变,而套胶则是可变的。同样一种底板,粘上不同性能的套胶后,其性能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因此,在器材规定越来越严和乒乓球改为大球后,底板已不再是选材的重点,而套胶则是应首先考虑的。现在的套胶在生产中加上了发泡剂,使胶面上有了很多肉眼看不见的小空格,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胶皮的粘性、增大了胶皮与球的摩擦力、提高了球的旋转。我们称之为大磨擦套胶。这种套胶分为有海绵的和无海绵的两种。
有海绵的大磨擦套胶,海绵的厚度有2.0、1.9、1.8、1.5、1.3毫米等几种,海绵的硬度有40一80度等多种。这样的套胶比较适合中级以上的选手选用,尤其是横拍选手。因为它在使用旋转球时要比使用速度球发挥得更好一些。横拍选手选择时可根据打法来选择海绵的厚薄与硬度,如果选择2.0毫米的海绵,则一般以40一50度为好;选择1.5毫米的海绵,其硬度以50一60度比较好;而选择1.3毫米的海绵,其硬度应在60一70度为好。一般来说,海绵越薄、硬度越高,则弹性就大,使用速度球和加转弧圈球的能力就越强。
无海绵的大摩擦套胶,其胶皮厚度有2.0、1.8、1.5、1.3毫米的,胶皮硬度有45—75度等多种选择。这样的套胶适合直拍选手或横拍选手的反胶胶皮使用。胶皮厚度以1.8毫米为主,硬度以45度一55度为好,这样的套胶能充分发挥以转制胜的特点。
与大摩擦套胶相对应的是传统的生胶和颗粒胶皮。生胶胶皮分有海绵和无海绵的两种,有海绵的有60一80度等多种硬度,海绵厚度主要有2.0、1.8、1.5毫米等几种。生胶的性能特点是上手后基本上没有旋转,落点、弧线怪异。正胶胶皮有40—60度等多种硬度,厚度主要有2.0、1.8、1.5、1.3毫米等。反胶胶皮比正胶胶皮稍薄,它的厚度主要有1.8、1.5、1.3毫米等,硬度主要有45—65度等。正胶和反胶最大的特点是落点、弧线、旋转、速度变化多,它更适合速度型选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