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是地支么?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是中国的十二生肖,可是你知道吗?这十二种动物是按照农历年份而来的,而并非按照公历的年份来计算。 比如今年2016年是丙申年,也就是生肖猴年,而明年2017年是丁酉年,生肖鸡年。很多人都知道属相是根据农历年份来的,但具体怎么计算却一知半解。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记住一句话就行了——“逢闰月前后加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今年的农历四月(农历甲午月)比今年的农历五月(乙未月)多一个农历闰四月,那么今年的“寅虎月”就是农历的闰三月,也就是说今年农历的三月、四月和五月都各有“寅虎月”,因此今年是农历的“寅虎年”。 而下一个农历年立春后,也就是2018年的2月3日,这一天正好又是正月十三,也就是说到这一天的农历十二月已经是壬申年(猴年)了。
可能有的人要问了,那如果遇见鼠年怎么办?因为子鼠的第一个农历月是辛酉月而不是庚申月啊!其实遇到这种情况也非常简单,只要有闰月,就按照“逢闰月前后加一”的原则来推。 例如1996年的鼠年就是农历的辛未年,而并非大家常说的庚申年。这是因为在1996年有一个农历闰五月,所以五月前是辛未月,五月份则是壬申月。
当然,如果遇见闰二月怎么办?前面说过,只要二月多一天,那么就往后推一个月,以此类推。 农历是地支的由来。至于为什么用12个星座代表12个月,其中也是有讲究的。
我们都知道太阳系包括太阳和月亮两大大天体,而其他的天体都要围绕这两个大天体运行。其中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周期,而这个周期恰好对应于农历的十二个月(没有闰月的年份)。每一年从立春开始,到了下一次立春便完成了一个循环,而这刚好与十二星座的时间划分相符。
如果说一年的时间相当于行星绕太阳公转一圈的话,那么每个月的时间就相当于行星位于不同星座的时间。正因为如此,古人通过观察恒星的位置变化将每月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每部分分别对应不同的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