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五行属什么火?
洪晃最佳答案
五行的本质是什么,其实五行就是代表自然界五种运动的物质,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但自然界的每个事物都是阴阳两方面的结合体,所以五行中其实包含着我们常说的阴阳,即金木水火土中有阴和阳两个方面。 那么上午11时至下午1时是午时,在这个时间段里,太阳到达了中天,阳光最为强烈,万物至此皆盛,所以午时的五行是属火的。
同时我们知道自然界是有循环的,上午11时一阴阳平衡,这时阳光被云彩遮挡,地面上温度开始下降,阴气上升,至下午1时许达到最强,此时阴阳平衡,故午时五行属土。 那有人要问了,那阴阳平衡不是五行中最完美的状态吗,为何又说午后1时至3时属阴阳偏激的呢?因为阴阳是相互包容并存在的,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当阴阳达到绝对平衡的时候,也就是阴阳两方都没有了,所以并不是最完美的状态,此时最适合的生长环境已经不存在了,因此这个时间段出生的人性格会极端敏感多疑、胆小怕事,正是由于这种特性,他们大多没有主见,容易受人影响。
在五行之中有五气,这五气也是分阴阳属性的,阳气之属为太阳、少阳和阳明;阴气之属为太阴、厥阴和少阴。而在每一个阳气下又分别有“风、寒、燥、热、湿”六种邪气;每一个阴气下也有“风、寒、燥、热、湿”六种不同性质的邪气,两者相加共有十二种不同的邪气。“五运”则是指五行之气运行的太过或者不及,当五运之气太过或者不及的时候,就会在相应月份引起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变化。
“风、寒、燥、热、湿”六气与五运相合就产生了“司天在泉之气”,所谓“司天在泉”就是说,某种气在某年主上下,从而影响全年的气候规律和人体发病规律。比如说辛丑年为湿土司天,风木在泉,这就意味着辛丑年的上半年湿气较重,容易引发有关湿气致病的疾病发生;而下半年风气较盛,也会导致风气偏胜所引起的病症。我们临床上常常根据“司天在泉之气”的变化,来调整临床的用药与针灸配穴。
午时五行属性是自然界中离火之气、离为六冲之一,上离下坎为水火未济卦。“子午流注”的子时为坎水之气最盛的时刻。十二时辰,每个时辰都分别被不同的五行属性所占据着,子时属水,午时属火,是人的经脉气血流注的时辰规律。
人体在11点到13点,进入午时,离火之气最盛,胃经最旺盛,此时应该适当吃些酸味食物收敛下火、保护脾胃,同时在午时可以适当晒晒太阳,促进钙质的吸收。因为离火之气通南方,所以要适当晒后脑勺和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