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清有科技吗?

严傅士严傅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朝中前期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产生过深远影响的科学技术,主要来自于四大发明及其衍生出来的产业: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丝绸。这四项当中,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人类传播信息的途径和速度;指南针推动了欧洲航海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奠定了基石(大航海时代结束后,西方开始殖民全球);火药的配方传到欧洲之后被加工成为了枪炮,改变了冷兵器的战场格局,也间接导致了亚洲封建社会的晚期的到来(火器普及以后冷兵器逐渐被淘汰,游牧民族不再会骑射的优势,转而依靠火器杀伤敌人);丝绸则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最大的商品之一。

但除了这四大发明之外,明清时期的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并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成就。中国古代的中医西医都是基于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虽然经验性比较强但是理论体系并不完善,缺乏系统的实验基础。明代的李时珍花了毕生心血著成了《本草纲目》,清代的徐大椿著成了《医学源流论》,这些中医药学的著作对后世影响巨大。但是在科学理论上这两本书都没有什么太大的突破。

在明清时期中国的传统学术领域内,集大成者当数顾炎武。他通过自己的实地考证提出了不少关于音韵学、地理学的新观点。不过,无论是李时珍还是徐大椿还是顾炎武,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都是集大成者,但在客观上是并没有能提出什么新的理论。在明末清初那个复杂的历史阶段,中国出现了方以智、王夫之这样的大学者,他们虽然在哲学上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但在物理、化学等领域都提出过很多有价值的见解。但这些知识最后都没有能在当时生根发芽。

景荀闵景荀闵优质答主

大清国也有科技工作者,只是清朝末期,大清国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与世界逐渐脱轨罢了。大清科技与世界差距最大的地方是工业(也就是制造业)。但是其他的还有许多行业大清国并不比外国差,有些甚至是在外国之前就开始研究和使用的。

比如医学,中国古代就有四诊法,也就是望、闻、问、切。“司外揣内”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四诊法是整体观和恒动观的体现,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现代控制论基础之上的功能诊断,它具有辨证的、动态的、个体化的诊断技能,既具有定性诊断的特长,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定量诊断的功能。四诊法是我国劳动人民和医学家在同疾病长期斗争的实践总结中,独创性地发明出来的。西医学诊断则以微观研究为主,主张“有诸内必形于诸外”的实验诊断。

在近代战争史中,最著名的发明就是火药。火药是古代中国人炼丹家的主要创造,中国唐朝时就有使用火药的记载,宋朝时发明了突火枪、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等管形火器。元朝末年产生了金属管形火器,明朝初年金属管形火器进一步发展。中国的火药传到了欧洲,才使欧洲军队开始使用火器,并逐渐代替了冷兵器。

在农业上,中国最伟大的科技发明就是使用了指南针,利用了指南针在航海中识别方向,大大增加了农耕面积。

这些重大的发明都是古代大清国(在清朝之前)的祖先发明的,他们为了探索科学技术而不辞辛苦,有的为此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