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做凉糕起什么作用?
做好的凉粉、凉面洁白如玉,香甜可口,是人们盛夏消暑解渴的佳品。但是,制作凉粉、凉面却是一件既麻烦又费功夫的事。人们在长期的制作过程中,逐渐摸索出在水里放一点碱面或石灰来熬制米糊,使做出来的凉粉、凉面既透亮、又好吃。
其实,这里的诀窍就隐藏在石灰(或碱面)里。我们平常使用的石灰,又称生石灰,它是以主要成分碳酸钙的天然矿石如石灰石、白垩、贝壳等为原料,经过900℃以上的高温煅烧出来的。生石灰在与水发生消化反应的过程中将吸收大量的热量,当大量生石灰投入水中消化后,水的温度可下降到10℃以下,利用这样的冷水来熬米糊,就能保证在淀粉逐渐被胶化、糊化过程中保持较低的温度,使做出来的凉粉、凉面洁白、晶亮。
此外,生石灰消化后得到的是强碱性物质——熟石灰(或称消石灰),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它进入米糊后呈碱性反应,可以使糊中的淀粉均匀地膨胀糊化,成为比较牢固、黏性较好的整体,这样既可防止做出来的凉粉、凉面黏在一起,又可增加它们的透明度,同时使做出来的凉粉、凉面有筋骨、好吃。如果往米糊里加入的熟石灰过少,做出来的凉粉、凉面就会粘锅且发乌;如果加入的熟石灰过多,口感就不好了,而且保存时间也不会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