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6什么时候降息?

许为领许为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一次央行降息是在2015年10月,当时是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利率是全线下调。 那一次降息之后,市场非常兴奋(因为之前多次降息,市场已经淡定了),大家都觉得货币宽松来了,牛市要来了! 结果呢,在2015年10月降息之后的不到两个月,也就是2015年12月,央妈又紧急升息,把大家吓个半死…… 而今年这一次降息,市场非常淡定,甚至有点迷茫——降?不降? 毕竟从8月份开始,市场的预期就是不断上调的,不少人士认为至少要升到3.5%以上,而央行这次只打了7折! 当然,市场这么淡定也有原因,那就是钱真的不够了。

自金融危机以来的多次降息,我们一直在说国内流动性是非常充足的;但是自从去产能、去库存开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宽松的货币政策一直难以施展。 到了今年下半年,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供给侧改革见成效,需求侧却迟迟打不开。大宗商品价格下跌,PPI通缩,CPI上涨,通缩预期加剧(很多人骂政府不该搞供给侧改革)。

本来按道理来讲,这个时候应该加大宽松力度,扩大财政补贴,给老百姓涨工资,给企业减税,但是政府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继续执行紧平衡的货币政策,维持了现在的利率水平。 为什么要坚守目前的利率水平,甚至不惜以牺牲CPI为代价保持紧平衡的货币政策?

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新的均衡价格体系(比如之前很多落后产能的价格),而不是单纯依靠货币政策(降息)来刺激需求和通胀(CPI)上升。

一个健康的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应该是,供给侧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加息)—>价格上涨(升息)—>消费和投资萎缩(收紧流动性)—>供需恢复到新的均衡状态(加息的效果慢慢消退)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降息)—>价格上涨(升息)— >供给侧改革受阻(通货膨胀)。

显然,后者是一种扭曲的市场行为,也不是我们想要的利率形成机制。 所以,尽管这次降息只有7bp,市场反应平淡,但是我依然为央行点赞! 为坚守利率锚定汇率、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点赞!

郎荭涓郎荭涓优质答主

据业内人士预期,降息的时点最早会在一季度(2016年第一季度),可能春节之前就会宣布。

因为降准、降息都是为了解决实体经济的信贷问题,从这个角度讲,应该在信贷大规模使用之前做出调整。因为今年一季度是信贷发放的集中期,而这个时候恰好又面临春节,为了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从货币角度上讲,宽松政策或在一季度就出台。

专家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泽平宏观首席经济学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财政部专家委员会委员 李扬 博士:中国目前的通胀形势为货币政策放松创造了空间。他认为,CPI在低位徘徊的格局有可能会延续比较长的时间,这种形势,为货币政策进一步的预调微调,为货币政策的适当放松创造了空间。在未来的几个月,CPI有可能还处于很低的水平,这种低水平有可能会对PPI指数形成拖累。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降息存在可能,如果要加大力度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则仍有小幅降息可能,降息时点可能在一季度末或二季度。但考虑到未来美联储加息过程有可能放缓,不排除延后到年中实施的可能,同时预计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空间在0.25-0.5个百分点。如果未来外汇占款依然持续净减少和跨境资本流动进一步加剧,通过降准来对冲可能性仍然存在,在持续外汇占款低迷的情况下,存准率仍有1-2次,1-1.5个百分点的下调空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