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五行中属什么颜色?
“五行的思想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是最为重要的,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还深度的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和艺术。”[1] 《春秋》载:“凡鸟兽草木之类,无不为之文。”古人根据自然物象的特点将它们归为某一属性。“天上有日、月、星、辰;地有山、川、林、木;人间有男、女、老、少……”而“文”作为人类社会的符号系统,自然也按照“天地人”三才的分类方法加以划分。“天文”是关于日月星辰等自然的现象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地理”是关于山川湖泽等地理形态的知识体系;“人文”则是关乎社会人群的知识体系。三者合一,便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文化”。
古人用“五行”来解释世间万物的相生相克,也用来比附人的五态——刚柔、动静、升降、出入,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这种观点被后来的中医运用到了疾病病因、病机以及药物和针灸的学习之中。 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中国古代先民对自然现象的认识,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最终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它深刻的影响了中华文明的进程,也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五色养生也是基于五行学说而来的。《黄帝内经》云:“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中为咽喉,下为大肠。”“北方黑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其味咸,其类水,其畜豕,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北斗星,中为脾,下为肾。”“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其味酸,其类木,其畜雁,其谷麻,其应四时,上为岁星,中为胆,下为三焦。”“南方赤色,入通于胃,开窍于舌,其味甘,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中为心,下为小肠。”“中心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其味甜,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中为胃,下为大肠、膀胱。”[2]
根据五行学说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五色养生图(见图一)。 图一中,阴阳二气位于最中间,它们交互作用,形成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情绪状态。这六种情绪状态分别对应着一种自然界的五行之气——风木之气、火热之气、湿土之气、干金之气、劳水之气、寒冰之气。这六气又分别影响着人体的五脏——肝胆脾胃肾膀胱大肠小肠。
我们的眼睛如同相机一般,能感受光线的强弱,调节瞳孔的大小,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眼睛的调节功能主要依赖于眼肌,尤其是睫状肌,它的收缩与放松可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从而调节远近距离的物体。
当人体感受到喜悦、兴奋等情志的刺激时,心脏会加快跳动,血液循环加速,供给大脑的氧气和营养明显增加,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此时内分泌系统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例如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使心跳进一步加快。同时,脑垂体腺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而产生相应的激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人的生理健康。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情绪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情绪可以使人的精神饱满,免疫力增强,疾病减少;负面的情绪则会使人的精神颓败,抵抗力下降,疾病增多。我们在进行五色养生的时候,必须要注意自己的情绪管理,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