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金有多少种?
金有五种,即五金。 金、锡、铜、铁、铝。 古代把金、银、铜、锡叫做“四行”或叫“贵金”。后来人们发现了一种比黄金更贵的金属,把它叫做白金,也称白银。这样,金、银、铜、锡、钨变成了今天的五种金属元素。 在自然界里,金通常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由于它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因此天然的金大多呈液态或固态。我们常说的“金沙”其实是由大量金颗粒组成的矿石。不过这样的金矿较少,且多含杂质。
人类使用最古老的金属是铜和锡,约在7000年前就已经开始冶炼。而金则是很晚才被人们发现并使用的,大约在3500年前。起初,人们对金的认识并不充分,仅仅认为它是一种极为昂贵的金属,将纯金用来敬神或做纪念。至于它到底是何物,则不得而知了。 古埃及曾有人试图开采金矿,却未获成功;罗马帝国时期的英国人在德文郡的田野里发现了天然的金块,但当时他们没有能够提炼出金子。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也发现了天然金块,同样无法开采。直到汉代发明了冶铁术,人们才开始利用金属刀具采矿,并逐步学会提炼纯金。
中国自古就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概念,五行相生相克,因此衍生出众多的文化体系。在现代科学中,五行并非什么特殊的元素,只是五种主要的矿产,而金更是包罗万象,其中就有九种不同的金属元素。
五行之金
五金
五金,是指金、银、铜、锌、锡五种金属,是5种常见金属。
五行之土
五土,是指钢、铁、铝、镍、铅五种金属。
钢铁并不属于元素范畴,是铁和碳的合金。钢中铁的含量为95%左右,碳的含量为0.2%-2%,其余为硅、锰、磷、硫等杂质及在冶炼过程中加入的合金元素,如镍、铬、钼、钨、钒等。碳是钢中影响其性能最重要的元素。钢和生铁相比较,在性能上具有较优良的韧性。在工程技术上,一般将碳的质量分数为0.05%-2%的铁碳合金称为钢,超过2%时称为铸铁。
钢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化学成分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按质量可分为普通钢、优质钢和高級优质钢;按用途可分为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而结构钢又分为建筑及工程用钢和机械结构钢。铁在地壳中含量为4.75%,是金属元素中贮量和产量仅次于铝的第二大类金属元素。由于铁在空气中易锈蚀,加上价格便宜,因此铁的使用量仅次于铝,而位于第二位。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铁是人类最早应用的金属之一,但钢的制取比铁晚,这是由于钢中含碳0.05%-2%,当液态生铁中碳刚达到此成分时,炉温和碳的含量都不易控制,所以当时难以得到钢。1856年英国人贝塞麦发明了吹氧转炉冶炼工艺,把钢的生产推向了产业化生产,使钢和铁一样得到了普及性的发展。铁和钢一样在工业、农业、国防上用途十分广泛,是金属中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大宗产品。铝含量约为地壳中元素含量2.7%,是金属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自然界中,铝以氧化铝、铝硅酸盐和铝磷酸盐等形式存在,铝不易从天然矿藏中提取出来,工业上制铝通常是电解铝土矿(Al2O3?3H2O)获得。
1835年,德国工程师科赫(Heros Koler)制出了铝粉。1888年,霍尔(C.M.Hall)和埃尔库特(Paul Heroult)发明了冰晶石为助熔剂,碳质作阳极,电解氧化铝的霍尔—埃尔库特方法,并于1894年在匹兹堡(Pitsburg)建立铝厂,用霍尔—埃尔库特方法生产铝。从此霍尔—埃尔库特方法广泛应用全世界。1939年生产的铝达到137万t,此后产量不断增长,1995年达到2350万t,仅次于钢铁的产量,成为世界上生产量很大的金属之一。
铝在地壳中的储藏量仅次于硅,铝的制取经历了铝比金贵—铝价较贵—铝价下降—铝价稳定等几个阶段。铝的比重仅为铁的三分之一,硬度较小。铝具有银白金属光泽,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铝在与空气接触中易与氧气起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起保护铝不继续与空气反应。此外铝有良好的传热性、导电性、较高的塑性及优良的冲压性,由于铝的上述特性,它可进行热挤压和深冲压加工成所需形状,可加工成管、棒、带、板、箔等,并且表面光亮美观。
铝的耐腐蚀性好,在电解质溶液中耐蚀性优于铜(除海水外),在高温和载荷的作用下优于铜、锌、锡等金属,因此在化工、轻工、交通、建筑、机械和航天等工业上得到广泛使用。现在铝合金的性能已赶上钢,在造船、机械、建筑、汽车等工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使铝和铝合金成为世界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