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为什么会有跨国混双?
因为乒球是中国的国球,而且一直是在中国发扬光大的项目(直板单面和旋转)所以外界的人很难打败国乒,即使赢了也有运气成分在内。 所以就在64年前(1959年)在瑞士世乒赛上出现了震惊世人,让世界乒坛记住了中国人的名字——庄则栋/邱钟惠获得世界第一,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世界大赛中夺金! 而后就是世乒赛的常客了 不过那时候的跨国混合双打,和现在可是不一样的,要带一个外国朋友来打。
直到2003年的时候国际乒联才做出了新的规定,允许两个国家队组合参赛,但是必须有一人是中国国籍。而许昕/姚彦组合获得了当年世乒赛混双冠军,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海外作战”的国乒选手。 这对于现在的中国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毕竟我们的综合实力在那里放着呢,你让张怡宁去打混双也能拿到冠军…但放在六七十年代就不太可能了,那时候能出现亚洲第一已经是难如人意了……因此能够出现这种盛况真的是不容易的,可以说是时代赋予的机会,也是几个前辈努力的结果~
1:增加收视率,增加观赏性,从东京开始,乒乓球比赛,乒乓球混合双打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为了增加比赛的对抗性和看点,跨国组合的出现是顺理成章的。
比如我们中国的丁宁和日本的吉村真晴搭档。吉村真晴是日本著名的男子乒乓球选手。2017年第54届世乒赛,吉村真晴和石川佳纯搭档获得混合双打的冠军,丁宁和马龙获得混双亚军。当时日本全国一片欢呼,因为这是日本乒乓球获得的首个世乒赛双打冠军,吉村真晴和石川佳纯受到日本政府的嘉奖。丁宁和吉村真晴搭档,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中,获得混合双打项目的冠军。
2:为了推广乒乓球运动。乒乓球运动是我们的国粹,但是其他国家参与乒乓球运动的人口比较少。尤其是欧美国家,对于乒乓球运动并不重视,也缺乏乒乓球人才。一些欧洲国家,他们的优势项目,比如摔跤、自行车、游泳、射击、拳击等。他们也会派人到中国进行培训和学习。有些协会还会请求一些中国教练到他们的国家,帮助训练和培养他们的学员。
有些欧洲运动员,就是在中国培训和学习,最终成为各自国家的代表队的主力,比如瑞典的马琳,德国的波尔、苏斯,奥地利的陈卫星等等。
从2008年开始,乒乓球比赛就开始有“跨国组合”的模式。中国国家队教练刘国梁就派当时国家队的王皓,和横板两面弧圈的欧洲选手李静,组成新的跨国组合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