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仔什么生肖?
从古代至今,猪一直被视为“吉祥”、“富足”的象征。 在《礼记·檀弓下》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君赐食于大夫,食肉不食,主人弗施酒。”这里的“食肉不食”指的是国君赏赐给大夫的肉酱,大夫吃时只取其形,不饮其中的汤汁,将剩下的渣滓用盘子扣起来送给侍者食用。古人这种吃剩的渣滓,被现代食品科学所证明是安全的,且营养丰富;但古人这种“食肉不食”的表现形式却着实惹人发笑——就像现在小孩子把好吃的都往嘴里塞,最后却吃不完捂肚子一样。 到了汉代,史书中开始出现“回食(即返回食物)”的字眼儿了。比如《汉书·昭帝纪》里就有“甲寅,单于遣使遗武帝书曰……匈奴贡马一匹,国人食肉不喝汤。”的记载。显然,“回食”就是古人给宾客上肉后,客人吃完把盘子递给主人检验的礼仪性程序,这和今天西餐宴会后客人把刀叉摆放成“倒置餐盘”的形式是相似的。不过,“回食”这一风俗传到日本后,却发展成了今天日本人“饭量最大”的固有形象。
唐宋以后,文人雅士们在酒席上“回食”的习惯似乎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剩饭”和“摆饭”等习俗。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大宋东京府(今河南开封市)夜市上有不少卖“剩猪肉”、“熟牛肉”之类的店铺,可见宋人已经学会把吃不完的菜肴拿到街上卖掉。而到了清代,满汉全席盛行,皇帝们不仅讲究“满汉兼资”,还注重“物尽其用”,所以菜吃不完不能浪费,必须全部“摆饭”——也就是把没吃的菜肴重新装盘供在桌上,让御厨“再端一回”。至于那些“残羹冷炙”,自然有人收拾回去喂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