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若观火指什么生肖?
这个成语其实出自《晋书·宣帝纪论》,原文是: “夏侯玄以才辩著名,司马懿以其谦冲为佐。然玄每从行,则叹懿才智,常曰:‘有此人,吾复何忧!’及蜀将姜维侵陇右,玄与懿同出讨之。维退,玄谓懿曰:‘卿当终为吾腹心。’懿曰:‘知我者,惟君耳!’初,大将军郭嘉遇司马懿于冀州,言懿有雄略,宜为天子,不过数日,嘉病逝。后司马朗病,懿往省之。朗谓懿曰:‘季仲年方六十,身不自保,当何终托?’懿曰:‘吾年未六旬,身自不保。’朗曰:‘如叔仁、伯达何?’良久,懿曰:‘此二人皆忠臣也,但我虽衰,犹可为一军之主;此等岂不堪作代间之主乎?’朗笑曰:‘我年老废疾,何能复劳官吏?今诸子并壮,吾死之后,当差一人抚吾家者。’遂卒。” 这里边提到好几个古人,比如王陵、王平、王郎、刘巴等等,跟这些人相比的话,我认为诸葛亮应该属于“小巫见大巫”了。 关于这五个人的性格和生活状态,《三国志》的记载相对比较多,陈寿对他们五个人的评价也是高下立判: “王叔仁,寡言少语,性谨厚”“王平,性嗜酒,轻财好义。……为人淳笃,唯诺有礼。”“王平、王祥,并以孝悌著闻,而平行事谨慎,其母常使行婢,平便昼夜守侍。”“渊以父丧,服阕后,为尚书令、凉州刺史。” 至于诸葛武侯嘛,陈寿的评价是: “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初,仪为先主尚书,琬为尚书郎,后虽俱为丞相参军长史,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惟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於五内。” 王平的生活虽然不贫困,但是很清苦;王平的职务虽然不高,但是很勤勉;王平的能力虽然不强,但是很胜任;王平的话虽然不多,但是很中肯;王平虽然是降将,但是很受信任和器重;王平的家庭虽然没有富豪巨贾之称,但是却也有田舍农人之风——这就是我给出的“小巫见大巫”的诠释。 再说第二个故事。 裴松之注三国志里收录了一段魏武帝曹操和汉侍中王朗之间的一通书信,这封信里也有王平的内容。当时魏武帝想征伐孙权,问计于王朗,王朗认为不如留兵防守关中,用奇兵突袭东吴。魏武认为他的计策很好,让王平带着去告诉杨阜等人。杨阜他们听了之后,一致表示:“此实上计。” 王平在中间起到了沟通上下、传达旨意的桥梁作用。 这通书信写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这时王平的身份是侍中,属皇帝近臣。但是王平并不居功自傲,在汉朝廷上有很大影响力,连曹操都对他客气有加。这真是位高权重而又低调谦逊的好领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