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五行是什么?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系统观,来自于古代人民对世界的独到观察和感受,它更多体现了一种哲思的观念。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物质有五种不同的本原,性质也具有五种不同的特质,这五种不同的本原与特质可以相生相克,也可以互相转化。这五种本原与特质便是五行。“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甘誓》中,意为五种物质,又指代五方五色等。在中医学家看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生成的,并不断进行运行。
金行:白色,西方,秋,燥
木行:青色(绿色),东方,春,风
水行:黑色,北方,冬,寒
火行:赤色(红色),南方,夏,暑
土行:黄色,中央(东、南、西、北、中),长夏,湿
以上是较为通俗易懂的五行理论,在传统文化中,五行还有相生相克的法则。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