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为什么叫复旦?

崔亦轲崔亦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众所周知,中国有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985大学,它就是复旦大学。一般我们喜欢称之为“复旦”。可是你知道么?复旦大学为什么叫复旦?它的前身为什么叫复旦学堂呢?今天就为大家一一揭秘。

复旦,原名为复旦大学,简称“复旦”。1925年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所属的复旦商科独立创办的独立学院,名为“复旦商科大学”,后更名为“复旦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校舍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学校南迁。在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上海,并且于1946年8月复校。

复旦复大,是对原上海复旦大学的简称,寓意“复兴复旦”。1937年,原复旦大学一批学生东渡日本,成立复旦大学太平洋协会,其目的为“复大”,即为复兴复旦。太平洋协会成员在留日间创办《复旦》杂志,继续复旦学潮,坚持“公、诚、勤、朴”的校训,呼吁“还我复旦”、“复我复旦”。

1938年2月,复旦大学教授及部分学生向教育部提出“创办复旦复大,独立行使立案”。教育部批文给翁文灏部长,经教育部核准“准予立案,更名为复旦复大大学”。4月中旬,复旦复大公开招考一年级新生,4月26日-5月3日正式上课。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实施独立的、完全大学教育的综合性大学。

复旦大学为什么叫复旦 前身为什么叫复旦学堂

在清代,地方上有一些封建精英分子,对儒家经典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诵习的阶段,没有达到深思研求的程度。他们对社会现状不满,也希望出现一个太平景象,但又不愿亲身从事实际斗争,而愿意坐在书斋中清谈政议。这些 人的思想风格,很有点像后来半殖半封时代的一些知识分子。他们或者闭户读书,务为艰辛,或是折节读书,以求获科名而仕。少数更有志于改革,出《孟子》“舍己从其欲”一语,取名为“从吾”,欲从此求学之道。但终究人数太少,影响不大。

当时,在上海有另一个书院,名为“益智”,取《楚辞》“受天文光以馥蕙”之意,主要是研究经史。主人是吴玉仁,浙江湖州人。此公为人忠厚,颇好诗文,在清代中过举人,故对书院诸生要求颇严。平时,除讲论外,还要训诲诸生读经史,习八股文。他还请了不少人,专门给学生讲课。其中有陈季同,法国文学翻译家,陈颂平之父,讲法国文学;有黄绍裳,浙江金华名医,讲中医;还有柳诒徵,江苏镇江人,讲历史等等,人才济济,教育规模也相当大。

1896年,上海道台李筱泉将益智书院改为上海中西书院。但中西书院毕竟是西化的教育了,要求读经史之外,还须学数学、理化等。有的学生如李炳涛等不愿学这些实学,便离开了中西书院。在此情况下,李筱泉又重新把上海益智书院的上层建筑—书斋进行了调整。他延聘了当时从江苏无锡东林书院退下来的著名理学家庄蕴宽及前江苏学政张钟端等,组成校董会,并请庄蕴宽出任长校,统一领导全校。在庄蕴宽的主持下,重新设立经籍堂和报本堂。前者专习儒家经典;后者则设文史、典章、地理三斋。学生既可在堂内自由选择功课,也可在堂外择师自学。同时,还设体操两班,提倡学生注意健康教育。时值戊戌戊已之际,一般士子还埋头於经书,视近代新学为旁门左道。唯有上海益智书院能不拘门户之见,大胆学习西洋的科技,且不以废经废祀为不足道。这种开放作风,在清末教育界还是比较突出的。所以,当时上海很多关心教育的名流,都纷纷来此书院就读。一时间,誉满海内。

李筱泉任上海道台不久,因办洋务失职,遭御史严参。适逢上海发生奇案,李又因失察被革职。他被迫离沪,就把这座培植了不少人才的著名书院“捐献”给了上海士绅徐润等。徐润等为答谢李筱泉的栽培,特在捐赠书上书“公勤谨”三个大字。李筱泉原字“恪农”,因“公勤谨”与前连,便更名为“复旦”(意为“复兴中华”)。从此,上海益智书院就成了复旦学堂。

1905年,于右任担任江苏江宁府学堂监督(校长)时,正值盛年,很有志于兴办教育。他认为,办学要“取法乎上”,于是一年秋,由两江总督赵尔巽奏请,将原上海道台范立昆寄庄蕴宽在办的大学生复试会场移设于此,正式创立复旦公学。公学设师范学科和实业学科,为期6年,免收学费,经考试的优秀学生还有奖学金可领。

当时,与复旦公学相当的北京有高等学堂,南京有两江师范学堂。复旦公学创立时的学生只有7人,即朱经农、唐亨桢、吴祖培、唐仁寿、张延仲、沈叔、张孝若。后二人后来成为著名记者和诗人,前者于民国的1949年到台湾后转美国,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于右任此时还创办了《复旦旬刊》,作为复旦公学的校刊。

由于复旦大学创立时所取的校名“复旦”,出自《尚书大传》“日出东方,照临四方,惟君之象”,而所取校训“博习文,敦德行”,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馀义焉”,再加以复旦公学是李鸿章创办的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盛宣怀办的华童公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小学的前身)和范鸿仙创办的江苏省文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的后身,学校因在江南首创而声名鹊起,“复旦”两字迅速被广大华人的中国学生所熟知,并成为典范和楷模。

但好景不长,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上海光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上海军政府教育司接收了复旦公学,任命马相伯为首任校长。但仅管了六个月,因马相伯和上海工部局(上海市政府的前身)的局长有误会,被撤收回校。1913年,又被教育部派为中华书局总编辑,主管印刷和发行。期间,他把家中藏书全部捐献给书店。从此,不问政事,专心学术。

而复旦公学在这段期间,却不断遭次长萧友梅和附中主任梅贻琦的暗算排挤,1913年改组为私立复旦大学。因经济困难,负债累累,马相伯不得已于1915年8月13日,在《时报》上登载了“零卖复旦公学房屋”的广告。时值学校危急,学生决定罢课,到各机关请愿,终使上海市社会局被迫于1915年8月26日公布了“清债委员会”的议案,代为清理复旦公学债务。1916年6月28日,又公布了“维持复旦大学案”的决议,拨公款3万元,每月增派1000元津贴,维持复旦大学于不死。1922年,又有“大学生零卖宿舍案”,女大学生零卖宿舍,为人所不耻。然而这正是复旦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好机会。他们组成联合委员会,负责管理零卖宿舍的事宜。不久,又成立了学生生产合作社,办起了印刷厂和纺织厂,并在附近农村设立耕田社、蚕桑社、养鸡场等。学生零卖宿舍,不但为大学生活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且为实践大学生活创造了条件。

从1916年起,复旦大学创办《复旦大学日刊》,作为正式校刊。《日刊》文章主要来于学生投稿,记载学校每日活动、成绩、课外活动等;同时,也刊登关于政治、经济、艺术、哲学等文章。其中《何谓人生观》(朱经农)、《无政府主义之理论的批评》(陈望道)等,都是当时很有影响的文章。

从1917到1920年,因应社会的需要,复旦增设预科,分为甲乙两种。甲种为本科预备,课自修中文、国民、史地、算学、外语(英、法、一日)、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学)。乙种为独立门户准备,课自修中文、历史、地理、算学、经济、法律,并须习一门外国语。预科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要求很严格,学生必须自学。

从1905到1949的45年中,复旦公学的创建人、首任校长于右任,在复旦培养教育下成长的著名学者顾福昌、陈望道、朱经农,文学翻译家叶景葵,著名记者和诗人张孝若,历史学家和北大教授汪德彝等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