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五行属什么意思?
这个题目问的是,为什么《易经》有64卦? 首先要说的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天干地支历法(也就是俗称的甲子年、甲午战争等)是太阳系历法。地球公转和自转的速度不是固定的,因此地球上的季节、昼夜变化也不是固定的,所以每隔几年会相差一天,称为闰月。因为这种变化比较慢,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不大,所以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就把这多出来的一天加到每个月最后那天的基础上去了——这就是现在农历的由来;同时由于日月运动的周期远远小于地球公转周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计算,人们就选取了日月和节气作为最基本的计时单位来制定日常生活的时间安排。而《周易》所依据的就正好是这样一套时间系统。 那么,这套以日月为基础的历法一共可以分出多少种组合呢?首先从月份来说,一年12个月,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3个月,那么总共可以有12×4=48种情况——这是从“月”的角度说的。而从日的角度说,每月有30天和31天两种情况,于是我们可以得到48×2=96的情况。如果加上每个节气之间的间隔天数不同带来的细微差异的话,这个数字就变成了96×5=480种。再加上每种节气所在的具体日子不一样造成的差异,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64卦。
再往下讲就有些天文知识了,我也不大懂,就不继续说了。我主要想表达的意思在于,《周易》之所以成为六十四卦而不是别的数目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古代的天文观测技术和现在确实没法比,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古人发现把日月作为基本单元构建的一套系统能够容纳64个基本单元,仅此而已。至于这套东西在古人眼中有多大的学问、能有什么用,那就是后话了。 在现代看来,这套历法和干支体系除了用来记录日期之外并没有太多的用处。但是我们要注意到一点: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计数系统!比如上面所说的日月的排列方式就有很多种,每一组的差别都是不一样的,而每一种排列又对应着一种天气、一种气候的变化规律或是其他什么规律……总之,这里面隐藏的信息非常丰富。而且,这些信息的数量虽然看似不多,但是把它们都记录下来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做成一部完备的资料库,而在古代的条件下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人们便试图用一种最简练的方法将这些信息归纳为一些基本元素并加以使用。而这个过程,就是八卦形成的过程。
其实说到底,八卦也好易理也罢,都只是人们试图去理解自然、利用自然的工具而已。当我们的科技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东西自然就没什么用了,但正因为它们的“无用”,它们才有如此多的神话色彩。当然,你可以说这些都是封建迷信,但我认为它们也绝不是一无是处的东西。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