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在五行属什么?
“威”字,最早见于金文(小篆字形见战国楚系简帛文字),形声兼会意字,以“止”为形旁(今作“示”),表示这是约束自己的“法”;以“凡”或“韦”为声旁,读若wei3。 《说文解字》:“威,武也。从止、惟。”“惟”意为“思”,“止”与“维”联合起来表意,是“思考如何行军打仗”的意思,引申为“令人生畏”、“尊严和威严”等义。 “威”的本义就是令人敬畏。《诗经·大雅·皇矣》:“威烈赫奕。”《礼记·檀弓下》:“君子立身,何容不为礼乎?虽肆不为礼,礼弗违。”孔颖达疏:“此言君子行立,当须有威严之貌。”
汉代戴圣编纂的《周礼》有一则记载,说明人们认为“威”是从“心”生的。《周礼·地官·司徒》:“以五礼防民,使生不殆,而为之节。……一曰祭礼,二曰吉礼,三曰宾礼,四曰军礼,五曰凶礼。”“凶礼”是指办理丧事所用的礼仪,在五种礼仪中排在最后。可见人们在办理丧葬时也要体现庄严的仪态——哀戚而不失威仪。
东汉经学家蔡邕在注释《礼记·檀弓下》中的这段话时,特别强调这种“威”是发自内心、由内而外的——“故曰‘礼以持身’;其致敬尽诚,必有颜色之气,郁然而盛。……夫不诚无物,礼非虚器,设之以奉宗庙,措之以敬鬼神。”——办丧要有恰当的表情和姿态,这样才能体现出对死者的尊重和敬仰,否则就不符合礼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