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是什么五行属性?

苟瑶楠苟瑶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先说说天干和地支的五行属性吧! 这两个东西是古代用来计时和纪年的工具,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小时,一天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一个干支名称。古人发明这两个东西的时候应该没有想到五行的问题。不过这样安排确实很有意思,我们看看每个时辰干地支的五行情况。

子时(23~1点),亥水子水中生木。 丑时(1~3点),子水丑土含金。 寅时(3~5点),寅木卯木生火。 卯时(5~7点),卯木辰土缺水。 辰时(7~9点),辰土巳火含木。 已时(9~11点),已土午火生金。 午时(11~1点),午时未土生金。 未时(1~3点),未土申金含木。 酉时(3~5点),酉金戌土含木。 戌时(5~7点),戌土亥水含金。 亥时(7~9点),亥水子水含木。 子时不论阴阳,因为子月为阴极之至,阳极尚未旺盛,所以五行还是属水的。

丑时阳气开始萌芽,但还是在土中,所以五行属土。 寅时阳气上升,遇到卯木帮助,所以五行属木。 卯时属于太阳初升的时间,此时阳光明媚,大地潮湿,正好适合植物生长,所以五行属木。 辰时为阳中之阳,这时温度升高,地表水分蒸发,正是灌溉农作物的好时间,所以说辰土含有水分也不为过,所以五行属土。

已时至阳极,这个时候土壤干燥,需要浇水补充,所以五行属火。 午时就更加有意思了,在马年里,正是万物奔腾之时,五行当然要属火了。 未时土最旺,而且有木的帮助,当然应该五行属木。 申时开始,太阳逐渐偏西,金开始旺盛,所以从申到酉,五行都是金。

戌时土更旺,而且有了火的加热,蒸腾作用明显,土壤中的生物得以快速繁衍,所以五行还是要属土。 亥时一阳新生,如果前面是冬天的话,那就是立春之后了,大自然应该开始蓄水润土了,所以五行应属水。 如果前面是夏天或者秋天,那么就是立冬或者小雪之后,大自然该储藏能量过冬了,五行应当属土。

时郁洧时郁洧优质答主

五,是指一种数量,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也是五种元素。行,是指一种运动状态及运行规律。五行学说就是古代人们把客观世界分为五种物质,并把这五种物质运动变化的次序及规律,概括为木、火、土、金、水五个范畴,借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发展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古代朴素唯物论的思想体系。所以,中国式的五行学说是哲学,不是迷信。然而,在封建社会的长期统治之下,五行学说,被统治者及封建迷信者所利用,成为封建权威及封建统治思想的工具,又为封建迷信所利用,使五行学说的真面目被长期掩盖起来。现在,五行学说的哲学真面目逐渐显露出来。

五行学说,在古代被用来说明宇宙万物的生成规律及其运动规律,解释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各种复杂现象,并总结其规律。

火,代表太阳,亦可扩展为气温、气压、湿度等大气变化和降雨等水文变化。 木在古代被理解为植物。 金属矿藏被统称为金。 土,被理解为土壤。 这五行,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因此五行是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最深刻的抽象和概括,是和宇宙万物息息相关而存在的。

事物的五行属性的确定,是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的独特思维方法,根据天人相应和五行推演络绎的规律,以五行的特性与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及特质相互比较,寻找出相关联的规律,通过取类比象将事物的属性归类到五行之一。

“物”在《说文》中解为:“万物也。牛为大物,故其字从牛”。其本义为指成群的兽类。后又引申为指世间的一切。万物,按现代汉语的理解,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在中医领域里,五行学说赋予了“物”更为广泛的含义,指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在天为气,在地成形”的气与形都是物。“五行者,万物之质,太虚之著”。质,指形体、构造。“著”,明显、显著。“太虚,气之体,气,理之体也,形而上者,一以理性言之……形而下者,一以气言之……由是,可见在天为气者,在地则为有形之质。天地之间阴阳五行之气充周无间,阴阳五行之气所至。则万物生焉……阴阳五行者,万物之质也;万物者,阴阳五行之质”。即是指天地间宇宙万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物的五行属性分类,一是指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如季节、方位、颜色、味道,乃至矿、植、动、人体等;二是指中医学中的脏腑、经络、组织官窍等生理和病理学中的某些概念。

归纳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即是宇宙间的物质是由这五类物质通过不同方式生成的。那么这五类物质又从何而来呢?《管子·水地篇》中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水者,何也?物之本原也。”认为木、火、土、金等无不从水化生而来,水又是从何而来呢?“水出于地”,“地者,万物之本原也”。也就是说,所有的物质归根到底都是从土和水化生而来,而归根结底于气,有气就有形,有形就有生物,这就是古代中国对物质世界基本构成和生物界由来的基本看法。 五行的推演按照“有余”、“不足”两种情况演绎。所谓“有余”即木、火、土、金、水任何一行太过,所谓“不足”即木、火、土、金、水任何一行不及。“有余”有相谋、相荡、相恶、相扑四种情况;“不足”有胜、复、乘、侮四种情况。五行推演中的“有余”和“不足”在中医上分别被理解为病症有余和不足,通过五行生克原理来阐述病情。

“五行”有三类解释。 1、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具体特性。 2、古人把自然界的一年时间划分为五段,按“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为大理”(《素问·六微旨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