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f是什么意思?
“天”是指“天气”,这个概念比较宽泛;而“气”则指的是气象学意义上的“大气成分”——在常规温度下(高于绝对零度),能够大量存在的气体物质。 这里需要引入两个重要的定义: 干洁空气(dry air):又称为标准状态下的空气,是指在293.15K、101325Pa条件下,平均组成的空气,其组分为N₂、O₂和Ar。
湿洁空气(wet air):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包含水蒸气的空气分子按照饱和蒸汽压理论所对应的浓度。 我们生活在湿洁空气当中,它是大气中真实存在的状态——无论是作为气体还是以液滴或冰晶的形式。 而干洁空气是一个重要参考背景,它决定了天气系统运动的进行方式以及大气中各种物理过程的发生情况。
简单而言,当有大气扰动发生时,湿洁空气的组成会随之改变,进而影响大气中的各种过程。比如当有太阳辐射进入大气层时,空气中的水分可能会发生相态变化,产生水汽凝结核,继而促进云、降水的形成;又比如当有强冷高压中心控制某一地区时,该地区的气温往往低于0℃,此时若地面有冷空气入侵,两者结合可能会导致霜冻、冰凌甚至暴雪等天气现象的出现……这些不同气象要素的组合形成了万千气象,也组成了变幻莫测的天气。
所谓“f”就是英文“few”的缩写,“few”在气象上是“少”的意思,而气象上所说的多、少、几是跟云的量比较,而非气象用语的云要成倍的多。“晴间少云”、“多云间晴”中的“f”主要指:25%~50%的天空范围内看到云。简单说,就是你每看两片云,就会有三片至七片是蓝天,或者是指每看两块蓝天,就有一块至两块是云。
“晴间少云”、“多云间晴”两种天气用老百姓的语言来解读都是有太阳的天气。两者的区别是:“晴间少云”是指当前是“晴”,“少云”只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出现“晴”所夹杂的“少云”状态。“多云间晴”的相反,是指当前是“多云”,而“晴”只是在某一段很短的时间内所见到的天气状态。
气象上除了有这种状态的天气外,还有“多云间晴(晴间多云)”的说法。“晴间多云”主要指:50%~95%的天空范围内看到云,在有云和无云的地方能看到太阳。简单说,你每看两片云,就会有两片是蓝天,或者是指每看两片蓝天,也会有两片是云。从云占有的比例来说,“多云间晴”略多于“晴间少云”。
这种天气“晴”或“多云”不会是持续性的,而是云和阳光此进彼退,此消彼长的状态。“多云间晴”的天气有时也会出现云和阳光的短暂间歇,而此时出现的“晴朗”状态,不会是“大晴天”,太阳不可能长时间的照耀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