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隐若现描写什么生肖?
龙,中国传说中的神物,具有狮子的头、骆驼的脖颈、虎的躯干、蛇的尾巴,是动物界的“完美组合”。 《礼记·曲礼上》载:“前有伏兕,后有执龙;左右有章狼,上下有双凤。”李当岐注:“龙,鳞虫之长。”古人以龙为鳞虫之首,可见其尊荣。 但龙不是帝王的象征,而是上天派下的使者——雨师或农神。《左传·僖公二十一年》:“龙见而雨。”杜预注:“龙,水兽也,雨师御者也。”西汉《春秋繁露·王道通》:“土位在中,故曰应龙……能幽能明,能为霜雪。先时施化,则莫之或敌。”土居中央,属阴,故称应龙。但它是阴中之阳,所以能幽能明。由于它能兴云作雾,自然能在阴天降雨,也能在晴天收云。
正因为龙有如此神奇的本领,才能深得天子恩宠,成为帝王象征。西周早期金文中已有“王受天命,易衣服,扬火(虹)文,昭兹丕显”(《簋盖》)的说法,意为天子承袭了上天的威命,改换了服饰颜色,使彩虹显得格外明亮,以此来昭示自己德业的广大显著。到了汉武帝时代,又出现了将玉璧放在特制的青缣帛中,让受赦的罪犯手持裹着玉璧的绛纱幡旗,以示“洗濯垢污,昭告光明”(《汉书·武帝纪》)。这实际上是将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予以公开宣扬。 然而龙毕竟不是人,无法像人一样完全由自己去自主行动。它要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有顺时有风,得时降雨,失时落雨的规律。这就使得它的行迹有了一定的模糊性,给人们造成了若有若无、忽隐忽现的感觉。用“若隐若现”来形容龙是非常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