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芽有什么作用?
泻肝火、散风热,平肝明目,治头痛、眩晕、高血压 《中国药典》记载:“菊花,性微寒,归肺经、肝经”,故可治疗肺热或肝经湿热所致的目赤头晕、咽喉肿痛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菊花含有的菊苷、氨基酸等成分具有镇静、催眠和降压的作用[2]。
1.3 降血脂、抗氧化、解毒 《中国药典》未收录野菊花芽降脂的功能,但有文献报道过。 北京大学医学部研制的一种叫“降浊祛脂片”的药物,其有效成分就是菊花。该药物能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增加肝脏中酶的分泌量,从而起到降低血脂的水平[3]。 而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一项《中草药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中也发现,野菊花提取物能够明显抑制高脂饮食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并且可以显著升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降低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4]。 高血脂与“坏胆固醇”(TC) 和 “坏甘油三酯”(TG) 升高有关, 而 HDL 是保护脂质的主要蛋白,可通过清除细胞内胆固醇, 阻止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 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临床上常用 HDL 的指标来代表总胆固醇(TC)。 除了药物,我们还可以通过膳食补充剂的方式摄取具有降脂作用的营养素,例如植物固醇、膳食纤维,以及富含这些营养物质的食物,如豆类、苹果、葡萄、海藻等[5]。
2、抑菌抗病毒 《中国药典》没有收录野菊花芽抗病毒的功能。 但早在上世纪60年代始,科学家就发现了菊花的抗菌作用。 北京大学医学院曾经对18种中药的抗菌活性进行了检测,发现茵陈、金银花、五味子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野菊花则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6]。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进一步研究发现,从野菊花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能够通过诱导突变等方式造成病毒DNA的损伤,从而起到抗病毒的效应。 还有学者通过实验验证了野菊花提取物对单纯疱疹病毒(HSV) 的抗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提高,野菊花对 HSV 感染的细胞的抑制率也不断提高,当添加浓度达到 1g/L 时,抑制率达到最高值 7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