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髓鞘改变能走吗?

虞晗景虞晗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髓鞘化学改变是儿童急性脊髓炎的病理改变之一,在临床表现、发病率、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中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PICEREC脑图像分析系统、高分辨率免疫组化和电镜观察方法,对急性脊髓炎患儿髓鞘的病理结构进行了研究。

1、资料和方法:对36例急性脊髓炎患儿病程小于7天的病灶区进行CR、HE和免疫组化染色等检查。观察脊髓髓鞘的改变,并以正常儿童脊髓为对照。

2、结果:急性脊髓炎患儿的病变主要表现为:(1)髓鞘形态的改变:健髓鞘淀粉样变性,髓鞘呈均匀一致的棕褐色或灰白色颗粒状,大小不一,分布疏密不定。颗粒大小与正常成人或幼儿相对比,呈增生性改变。长丝分裂增加,树突增多。(2)髓鞘化学改变:正常儿童和成人髓鞘染色正常,呈淡黄色,色素颗粒均匀,无锈印样改变;而本症患儿棕褐色或灰黑色,部分色素颗粒增加,或表面呈锈染,多见于在髓鞘的长丝分裂缝和裂隙内。

3、分析:(1)临床表现在2岁以下的小儿多见,男女之比为3.57:1。起病或急或缓,急性起病者多见于急性脊髓炎,急性脊髓炎亚急性期,慢性期髓鞘形成,神经功能障碍等。急性期有高热,剧烈腰痛,四肢瘫痪,严重者可出现双侧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发病过程一般在数日至2月上旬,数周或其他时间不等。慢性者病程较长,数周至数月,可有双下肢痉挛性瘫痪和精神和感觉障碍。本病多见于男性儿童,起病较急,有高热,伴右下肢疼痛和痉挛性跛行,3~4天后腰痛和左侧下肢痛,双侧腓肠肌痉挛和会阴部麻木。

(2)发病机制:由于外伤,肿瘤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脊髓损伤,在康复治疗过程中诱发,急性脊髓炎合并脊髓灰质脑血管病变,脱髓鞘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等,各种肿瘤,炎症后遗的粘连,瘢痕形成等所致的梗阻性瘫痪,化学性外伤,如酸碱化学性外伤,以及脊髓发育不良等。

(3)临床表现:本症发病较急,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视物模糊等颅内高压表现;瘫痪侧脊髓侧角肥大,有明显压迫痛,角细胞和中央灰质内有大量弥漫性或局限性炎症细胞浸润,髓鞘不同程度破坏,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有的鞘纤维增生,有的中央骨化(血管和脂肪成份增多)。

(4)预防:加强外伤,烫伤等损害脊髓和神经的保护。如避免外伤,对烫伤者立即冷水冲洗,冷水浸泡,避免用汽油,白酒清洗伤口等,发病早期进行血管旁路术,神经束膜外科手术后,可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能量合剂进行治疗,以促进神经纤维的愈合。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肿瘤药物,预防各种炎症后的粘连,采用高压氧治疗,对治疗本病有一定的效果。治疗原则:(1)如合并脑出血或颅脑外伤应进行治疗。(2)改善循环,提高血供,应用扩张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3)对症治疗,止痛,缓解痉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4)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为主,以及坚持中医针灸和推拿等治疗,对康复有很有帮助。尽量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对功能恢复很有帮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