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字五行属什么的?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用字,是最晚产生的一种文字形式。 现代汉语共有约8万个常用汉字(2015年公布的统计数据)。每个汉字的读音都有几个,而每个音又有多种读法,这导致汉字的语音系统相当复杂。例如“海”这个字有9种读音、7个语义,而且不同读音所表达的语义往往互不关联;类似的还有“安”“按”“暗”“俺”“肮”“拗”等字,都具有多个读音和不同的语义。 除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些数字以外,其他所有的汉字都是形声字或者由形声字演化出来的字。大多数汉字都是左右结构或上下结构的,所以人们可以十分便捷地判断出某一个字是左声右韵还是左韵右声的字,比如“江”“湖”“清”“河”是左声右韵的字,而“歌”“胡”“青”“可”则是左韵右声的字。在古汉语中,同一个声符经常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同一意缘也可以分为若干等类分别配属不同的声符。根据这一规律,我们不仅可以知道每一个汉字的本义是什么,并且可以根据一个已知的汉字的读音来推求它的语源以及引申义的由来。这种语言现象叫作“同音字根”或“同源字”。
从考古证据来看,先秦时期的中国各地存在着不同的区域性文字体系,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才逐渐形成统一的汉字书写正体规范──秦篆并沿用至今,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楷书。但古代中国人仍然使用着大量的象形文字和符号作为速记。这些早期的文字被称为“古文”。 自汉代开始,出现了“今文”、“古文”之分。官方使用的标准字体称为“今文”,用西汉时的隶书书写;未列入官方规范的“史书”则用“古文”记载,“古文”一般是用小篆书写的籀文以及六国文字。随着汉代以后汉字的发展演变,这两种字体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大,以至于到了无法沟通的地步了。因此宋代以后,学者们开始研究一种“新古文”,即把隶书写成楷书的样子。清代乾隆年间,学者陈昌治等人编撰出版了一套《说文解字》的版本。由于这套版本的字形接近于楷书的字形,因此被称为“陈昌治本”,并被后来的学者所广泛采用。 “旧”是一个会意字,它上面的部分像一座城池的模样,而下部的“昔”是“古”的省略写法。整个字的意思是城市建立得很久远了。 在《说文》里面,这个部首被写作“㫁”或“旧”。“㫁”是由两个“邑”组成的汉字,左边的一个“邑”表示人口聚居的地方,右边的一个“邑”是“古”字的原形。因此“㫁”字的意思是“很久远的都市”或是“古代的都市”。
因为“旧”的这个意思很少用了,所以现在通常把它作为一个通假字来使用,用以替换“故”的某些用法。不过在某些地方,如广东话里仍有保留“旧”的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