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向为什么成功?

沈子桉沈子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引用一段《中国合伙人》里的话,孟晓骏(张艺谋饰)对王阳明的评价,虽然电影里说的是“成功的投资人都有敢为天下后的精神”,但事实上中国动向最早是作为国内首个上市的体育品牌而成功,那么后面的事情就很好理解了——在资本市场上,一个率先上市的公司总能获得一些优惠政策和额外的资本加持,从而更容易取得成功;

1997年1月28日,中国动向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交易,股票代号为3818.HK ,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后,又在香港上市的体育用品公司。 而后来安踏、耐克等国外品牌的入驻,让运动服饰市场趋于稳定增长,加上2008年开始的奥运经济又持续刺激了中国消费者对于运动的热爱和对运动服饰的需求,从而带来了一轮新的增长。

反观国内其他服装品牌,由于起步晚、实力不足,虽也看到市场潜力想分一杯羹,但大多只能做做外单或者OEM/ODM加工,能做的文章非常有限。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李宁,作为原本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仅次于安踏的国货运动品牌,李宁本有非常大的优势,然而却由于公司高层的错误战略判断,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良机,不仅错失了2008年的奥运商机,还丢掉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订单,直到2013年才扭亏为盈!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明一点:中国动向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经过周密的商业部署才实现的,这一点和其他很多造富神话完全不同——目前大部分头部企业的崛起大多都是赶上了时代的顺风车,比如阿里巴巴;但也正是这种凭借先天优势和后天努力的成就,才更为可贵,也更值得敬佩!

尉迟薇莲尉迟薇莲优质答主

品牌是体育营销的载体,而体育事件是体育营销的催化剂。

任何品牌都与体育有天然的联系,体育精神中的创新、进取、挑战等,与很多品牌的文化内涵是一致或者相近的。虽然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结束之前,没有赞助商在电视等媒体平台投放广告,但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对于我国企业来说,依然具有很重要的战略价值。

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1家中国企业成为了2012年伦敦奥运的赞助商,它们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战略合作伙伴:可口可乐、联想、中国银行、中国移动、阿迪达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官方合作伙伴中国联通(韩国乐天集团也是伦敦奥运会的电信类别全球供应商,而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之间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中国石油、伊利集团,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官方供应商:中粮集团、青岛啤酒,以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合作伙伴:VIVO通讯,与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装备供应商特步。

虽然,阿迪达斯、可口可乐、联想和三星电子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全球合作伙伴,也就是TOP赞助商,拥有全球范围排他性的赞助权益,但是其他赞助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够在本国市场乃至全球其他区域获得可观的品牌收益。

2008年北京奥运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品牌能量已经显现出来,并且推动了企业业绩增长,一些品牌也通过奥运赞助获得新生,在这些优秀案例的带动下,我国企业品牌投资和体育赞助持续增长。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官方赞助商的品牌价值变化情况可以发现,2012年其品牌价值增长率达到14.06%、2013年其品牌价值增长率为18.42%,品牌增长速度非常快。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官方赞助商不仅品牌价值持续增长,它们的产品销售在奥运会之前就呈现出了增长状态,而且在奥运会之后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比如中粮集团2013年上半年净利润69.45亿元,同比增长34.14%,而伊利集团的销售额也从2009年到2012年分别增长30.5%、24.9%、32.4%、29%,这都与2008年北京奥运及2012年伦敦奥运的营销分不开。

特步是奥运会中国国家田径队的运动装备供应商,与刘翔等知名运动员长期合作,从2005年开始进行体育赞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特步的销售增长速度达到35%,利润增长速度达到50%,到2009年销售额突破80%,特步公司的销售网点从2008年不到7000家,增加到了2010年的12000家,品牌知名度从75%迅速提高了2个百分点。

特步的成长,一方面与该公司在细分市场深耕细作分不开,另一方面与中国体育品牌持续投资体育相关活动分不开。

特步2014年的业绩公告显示,该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18.9%至3.407亿元人民币,销售额增长2%至54.153亿元人民币,营业额降低4%,毛利率为41.7%。虽然,特步的业绩下滑,但仍然有增长,其中特步“361度”的品牌价值连续三年增长速度超过24%。

与特步类似的是李宁和安踏,安踏品牌价值增长速度连续三年增速超过32%,李宁公司虽然在2013年销售出现下滑,利润下滑87%,但仍然获得42%的品牌价值增长率。2014年底,李宁公司公布2014年中期业绩显示,其营业额为32.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9%;净亏损则从3.83亿元扩大至4.54亿元,其中李宁主品牌零售(不包括在李宁YOUNG及Danskin店铺中的销售)在2014年第二季度与2014年第一季相比实现了低单位数的增长。

可见,李宁公司还处在业绩调整期,虽然经营业绩下滑,但品牌价值并没有停止增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