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五行属什么土?

庞令名庞令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为什麼是阳土”,这是一个好问题! 五行理论源自古籍《尚书·洪范》所记载的箕子向周武王阐述五行观念,以及后来战国后期齐国著作《管子·五行篇》对五行的阐释。 五行作为中华文明起源性的概念之一,其基本的含义就是万物运行变化的规律及其对应的自然现象。 其中土的特征是在中间(中,指中央)、主信(相信)。

在阴阳五行之中,土是中央有信的阴阳属性。 那么什么是阳性呢? 土在四季中居中央,为春季和秋季的分界线;在十天干中,土代表的是中央戊己两干,即戊土和己土;在十二地支中,土对应的是辰戌丑未四土。 在五行的相生相克当中,土生金是因为金需要依靠泥土的帮助才能实现其沉降的性质,所以说土能生金;而火克金则是由于金子遇火会熔化,所以火能克金。

这就是土的基本特征——在中间(中,指中央)、主信用(信,具有真实、可靠等含义)。 当然,这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性解读。要深入地了解五行当中的土,还需要结合天干、地支的具体含义一起理解。

在天干当中,甲木属阳,乙木属阴;在地支当中,子鼠属阳,亥猪属阴。 因此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阴阳五行之中,土是中央(中,指中央)、主信(信任)的天干地支阴阳属性:甲己合化土,阳土;癸未、丁丑、戊申、己酉,阴土。 这样一划分,我们就能够清楚知道,在阴阳五行当中有哪些事物是属土的了:天干的戊、已,地支的辰、戌、丑、未都属土。

古人将天干地支相互搭配,以十为一个周期进行循环,这就使得每个元素都有阴阳两类,并且每类各五个。由此就构成了相生相克的规则。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五行并不是单一作用的结果,而是相互作用的组合。 所以题主所说的“五行里为什么又分阴土跟阳土”,答案就在上面的分析里了。 五行是动态平衡的,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上面,也体现在每一行本身的阴阳调和之上。如果某一行过于衰弱或者过于旺盛,都会打破这种平衡,进而会影响其他行的变化。 所以中医讲究“中庸之道”,道家推崇“阴阳平衡”,这都是源自于我们对中国古代易学哲学的思考与感悟。

阿莉橘阿莉橘优质答主

戊土的字义,有以土字表示的。如壤、墟、坭、坭。有用地形表释的。如墩、岗、丘。有以植物表释的。如榧、朴、椿、楝。也有用其他意思来表释的。如围、培、垣、堵等。

这些字形所表示的意义都是指实土,墩、岗、丘所指的都是比较坚硬、坚实的土堆或土坡。榧、朴、椿、楝都是生长在实土上的植物。以植物的生存环境特点来表其字形是五行取名的一个规律。其他如垣、培、围、堵等字皆为由实土筑建而成。由此可知,“戊”字的取名规律还是较稳定的。

《周易》上讲,“形而上者,谓之道”。我们所讲的“戊”字的土性都是从其字形所表的意义进行分析,仍属形的范畴,以下从“戊”字本身讲其土性。

戊字的字义在《干支纪年歌诀》中有所启示:“甲乙青杨枝”、“丙丁红花草”、“戊己土里钻”、“庚辛白铁匠”、“壬癸水里游”。讲得十分明白。以自然界的植物、金石、水和人来描述十天干的五行。“戊”字是“己”字的姊妹篇。甲、乙成双,丙、丁成双,戊、己成双,以此类推。

但戊、己与甲、乙、以、丁及庚、辛,壬、癸等两字所表的属性有区别。属相为猪的是戌狗,属相为兔的是卯兔,有兔就有狗,两相对应。而属相为牛的却是丑牛,而不是未牛,为虎的是寅虎而不是申虎。因为未属于羊的属相,申属于猴的属相,牛、虎、羊、猴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动物。

而狗和兔在十二生肖中是按十二支的排列而定属相的,戌与卯在十二支中分别处于四仲位和四孟位。在五行中属土和木。因此,将戌和卯分别与土性较重的猪、木性较强的兔相对应。以此类推,十天干中戊、己与甲、乙、以、丁等字所表的属性有区别。

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在自然界和人们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属性。而戊、己所表的土属性在现实中没有与之直接对应的事物。因为辰龙、未羊、戌狗,申猴都是现实中存在的动物。辰、未、戌、申也是十二支中的四个字,它们在十二支的排列中占有四仲位。木、火、土、金、水五行在四仲位上皆有它所代表的字,唯独在四仲位的土字,它的属相没有与之对应。只有用“土里钻”来描述“戊”字。因此,与“戊”字相对应的生肖属相是与“土里钻”意相合的生肖,即“猪”。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