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围棋厉害还是日本?

宁书林宁书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1978年开始学棋,当年全国流行下围棋。学校里配备专职老师,每天下午三节课外活动课(当时没有晚自习)全部都是下棋。我的围棋启蒙老师是我校的教导主任。我们几个象棋下不过他的同学,都是他手把手教的。 那个年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我们这些在县城读书的人,对于大城市里的消息了解甚少。不知道五连冠,也不知道常昊丁浩。唯一知道的就是北京有个聂卫平,下围棋很厉害。

当时县城里最大的酒店就是邮政宾馆,里面有一个餐厅,每次去吃午餐或者晚餐总能看到几个穿着校服的孩子在一边写作业,一边盯着棋盘,想必是家长们在这里就餐,被打扰了。

过了几年,学校里的孩子越来越少。后来,学校干脆就不组织大家下围棋了。但是我喜欢上了围棋,经常跑到邮政宾馆去下,那里氛围很好,很多大人在下。也有几个城里来的学生,看着他们一副副架着眼镜的模样,颇有种江湖草莽碰到高人指点的感觉。

那时候,县城里有两家书店。最大的一家是在老汽车站旁边,里面除了有各种书籍,还有各类棋书。我去得最多的就是这家书店,每次去都能买到新出版的棋书,《最新最强棋谱》《新编十强对局选》等等,最开心的是总能买到一套《棋道》共六本,那可是黄德俊老师的代表作呀!我如获至宝,把每一句都精读几遍,受益匪浅。

再然后,我考上大学离开了这座小城。再然后,工作定居国外。从此,再也没有碰过围棋。只是每年春节回国总会买几本书看。国内围棋界的事情也不再有关注。直到去年,听说聂卫平先生去世了,我才突然想起小时候在学校里听老师们讲起的那个叫聂卫平的人。上网一搜,看见一张的照片,已经认不出这就是小时候在邮政宾馆下围棋的那个大人了……

平志淇平志淇优质答主

中国比日本崛起的晚,上世纪60-80年代是日本围棋的巅峰年代,日本围棋称霸国际赛场,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取得了气壮山河的11连胜。

那个年代日本棋院的本因坊战、名人战冠军奖金都是1000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60多万元。而中国的国手战、名人战冠军奖金只有1000块人民币。

当时只有聂卫平九段、陈祖德九段、罗建文九段、钱宇平九段等少数人有机会和日本棋手交手,马晓春九段、俞斌九段、周鹤洋九段、王磊八段等等棋手很多年都很难得到和一流日韩高手交手的机会。

那个年代中国围棋从硬件到软件和日本围棋相距甚远,中国围棋在80-90年代末都在拼命追赶日本围棋,围棋界和外界普遍认为日本棋手普遍比中国棋手厉害。

那个年代中国围棋培养一个世界冠军都是奢侈品,而日本一年就能造出3-5个世界冠军。

但是从90年代末开始情况渐渐逆转,中国开始在围棋硬件和软件上追平日本,而且赶超日本。

软件上从2000年开始,中国围棋在国际大赛上的成绩全面压制日本围棋,聂卫平九段的徒弟马晓春九段在LG杯上夺冠,从此揭开了中国棋手屠龙日本棋手的序幕。

2005年,常昊九段在应氏杯上夺冠,开启了中国棋手屠龙韩国棋手的时代。2006年古力九段应氏杯夺冠。2013年范廷钰九段应氏杯夺冠。2013、2016、2017芈昱廷九段和柯洁九段应氏杯夺冠。

马晓春九段在亚洲杯上的5连霸,常昊九段、周鹤洋九段、古力九段、胡耀宇八段、柁嘉熹九段、柯洁九段夺取LG杯冠军,丁伟九段、俞斌九段、古力九段、陈耀烨九段、柯洁九段夺取富士通杯冠军,王磊八段、陈耀烨九段夺取春兰杯冠军,丁伟九段、孔杰九段夺取丰田杯冠军,丁伟九段取亚洲杯冠军等等。

这个阶段虽然韩国围棋的强势让日本围棋和中国围棋全面边缘化,但日本围棋依然还是和中国围棋是近邻,中日围棋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年轻棋手的差距较大。日本围棋在本世纪基本上已经没有顶级高手,张栩九段、河野临九段、结成聪九段、小林觉九段、依田纪基九段、赵治勋九段等人的围棋技艺早已是黄昏时光。

从2013年开始中国围棋在世界舞台上的统治力已经凌驾在了日韩围棋上。柯洁九段、陈耀烨九段、芈昱廷九段、檀啸九段、时越九段、周睿羊九段、柁嘉熹九段、唐韦星九段、党毅飞九段、辜梓豪九段、杨鼎新九段、谢尔豪九段、谢科九段、范廷钰九段、江维杰九段、柁嘉熹九段、许嘉阳八段、孟泰龄七段、李钦诚九段等等在围甲和国际赛场上的表现已经形成了气候,他们和中生代的古力九段、罗洗河九段、周鹤洋九段、胡耀宇八段、邱峻九段等等已经打造了庞大铁军。

而日本年轻棋手几乎已经到了新老断档的阶段,井山裕太九段一枝独秀,一力辽九段、芝野虎丸九段、村川大介九段、余正麒八段、关航太郎七段都属于井山裕太九段的陪衬人物,日本围棋已经全面衰退,他们和世界大赛冠军的距离都在可望不可即的位置。日本已经很难造就一个围棋天才,井山裕太九段已经是日本最后的火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