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有哪些利益相关者?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者受到实现组织目标过程影响的个人和团体。 一般来说,企业利益的关联方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
1. 企业内部的关联方包括投资者、员工和供应商等;
2. 企业外部的关联方包括顾客、经销商/代理商、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媒体和个人等等。 当然,这些关联方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例如:
1. 企业内部投资者又可分为股东(即股份持有人)和管理层。
2. 企业外部关联方中,与营销相关的有顾客、潜在顾客、分销渠道成员及宣传媒介等;与生产相关的有供货商、零部件生产商、产品消费者及环境等;与财务相关的有银行、税务、保险等部门;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有工会、员工等;与信息的相关媒体和社会公众等。
当然,上述划分只是相对而言,现实中大部分企业往往同时具有多种多样的关联方。
1、顾客
所有企业都通过向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而生存。对顾客来讲,“价值”是指满足他们的期望和需要。顾客是企业中所有活动的最终受益者,他们可以从企业的努力中直接获益。
2、员工
企业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员工就不可能达到他们预期的目标,员工是使企业实现自己目标的人。企业中所有的工作,包括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人的交往,都是由企业中的员工来完成的,因此员工是企业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只有当企业的员工被充分授权和激励的时候,他们才会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
3、股东
股东的利益是通过企业的持续成长和效益最大化得到满足的。企业的股东对企业的成长需要承担风险,包括经济上和声誉上的风险,他们希望自己的投资能得到回报。
4、供应商
供应商的利益同企业的利益相关,他们期望企业能及时付款,同时又不想在产品和服务上承担风险。与之相反,供应商也能提高企业的质量保证水平。在现代的管理模式下,采购工作不再仅仅是选择低价产品,而应当选择高质量的产品,同时努力与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5、政府
政府通过立法、行政干预和税收来管理公司的行为。政府在对企业进行管理的同时也得到企业的财政支持。
6、社区
企业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只有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企业才能得到不断增长、发展,否则就会受阻和退步。社会和社区也从企业的活动中获益匪浅,可以有更低的价格、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税收,更清洁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