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的五行属火么?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是古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分析总结出的相生相克规律。“行”指的是道路、运行,而五行就是物质世界的五种运行状态。金木水火土在医学中分别对应了人体的肺肝心脾肾五脏,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运行机制和特点。 火的运行在于升腾发散,它的作用在于温煦阳气,推动气血津液向上向外周流通。五行中的火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营养和能量(中医理论中营养和能量属于阳)。
火的特性向上、向外,凡是具有火的特点的事物或现象,大多具有暖身、振奋人体功能的作用。如辣椒具有温热脏腑的功能;生姜具有解表散寒之功,可用于治疗阳虚外感;葱白可以通阳气,治阳虚症状等。凡此种种,皆是火的象征。 但中医所说的火并不是单纯指物质中的热能或化学中的燃烧等现象。中医学的火是抽象而具体的,它具有阴阳、虚实之分,而且只有阴虚之火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火”。
对于患者来说,如果是虚寒之证,服用了性质属热的药品就会雪上加霜,病情更加严重;而如果是虚热之证,服用这些性质属热的药品则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认识五行之中火的真正涵义,对正确应用中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行中其实每一行里面都分有少阴、太阴、少阳、太阳,它们分的依据是这个行的清气和浊气的浓度。在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这五颗星中,火星的温度是最高的,所以它在五行的火行里应的少阳火。与《易经》64 卦中,六爻卦的第一爻相应,为微动之阳,即“潜龙勿用” 的卦象,代表是物初生之气,火未达炽热之气。
火行中清气浓度最高的为太阳火,与水行的少阳水相对应,代表大热即燎原之火,物将盛之气。因此星座的五行属性并不以星座颜色而定,而是由其所临星区的主气而定。
五行是一股自然界的能量,它无处不在,它不是说有就是有,也不是说没有就不见了。中国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自然界有五股不同的能量,而星座里有四股能量,还有一股是来自于宇宙星空的能量,这五股能量综合起来叫五行,五行的火行有清气和浊气之分。浊气属少阴火和太阴火,少阴火是微弱而昏暗的火,即余烬之火;太阴火是阴寒而带火象的病症。清气属少阳火和太阳火,少阳火代表物之初生之气,太阳火代表物将盛之气,是大热之火,如炎热的夏季或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