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厅在五行上是什么?
五行的分类,最早见于《周礼》,书中将天下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这似乎暗示着古人已经认识到世界的物质性,并且用五种最基本的元素(而非神灵)来解释世界万物的生成变化。 到了战国时期,齐国人驺衍进一步发展了这种五行的观点。他说:“阴阳者,天之道也;五行者,地之道也;人物之生,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将阴阳与五行联系起来,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和五行构成的。 秦越人编著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中,五行成为了医学概念。该书认为,人体内外上下左右有五个部位,即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九窍等,这些部位的机能活动全都由五行规律所主宰。如: “肝属木,肾属水,肺属金,心属火,脾属土。”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臭焦。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臭香。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臭腥。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臭腐。”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被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和精神情绪调摄。
汉代开始,五行被大量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以五行配阴阳五方四时,则形成了古代占星学;若再以水为阴、火为阳,则又有了卜筮中的水火之占。后世人们又以五行配五音、五色、五星,创造出了更为广泛的实用技能。 可以说,五行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