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神日是什么生肖?
农历腊月三十日(小年),就是送神日。 把神送走,新的一年就不用再祭祀了! 在传统年俗中,腊月二十四至除夕前一天,被称为“迎春日”;正月十四至十六,称为“闹元宵”或者“玩龙灯”;正月十五吃汤圆;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夜或三月三夜里星星亮光越多,预示来年收成越好;春分吃萝卜,叫做“咬春”;清明节扫墓祭祖;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吃粽子;夏至吃面;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十月一日国庆节;腊月三十除夕。
还有许多民间小节日,如腊八节、冬至、小寒和大寒等等。 这些节日里有些是有特定的食物用来祭祀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这些祭祀的食物也可以变成普通佳肴。不过,在腊月三十这天,所有的肉类食品必须吃完,不能留下一点剩饭剩菜,否则就会影响来年财运。
关于新年祭祀祖先,有些地方还有“烧纸钱”“放鞭炮”“守夜”等习俗,不过各地情况不一,有的可能完全相同,有的可能会有所差异,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也许能帮助大家了解自己的家乡或者其他地区的过年习俗。 “烧纸钱”是祭祀时不可缺少的项目之一,有向先人通报一年财富状况的作用。人们要在春节前打回钞票,供在祖堂上,并烧掉纸钱,表示今年又挣了多少钱,给祖宗报了个到。
而在除夕夜,家家户户都点起蜡烛或油灯,灯火通宵。这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除了“烧纸钱”之外,还有“送灯”的习俗。旧时的北京、天津等地,在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升天后,人们要供上馒头和饺子,里面包上铜钱,用蒸笼蒸熟后,晚上点上蜡烛,把蒸笼送到天上,意为送灯。而山东莘县的农村则是在正月初一早上,把用玉米、面粉做的元宝、烛台等供品放在车上,由家里的壮汉推着,在村里转一圈。
当然,现在这些封建迷信早已被破除,但保留这些风俗的人也渐渐老去,这些古老的文化应该被传承下去,让它成为一种信仰,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