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盐有什么作用?
在动物体内,胆固醇经肝脏酶的作用,逐渐形成胆汁酸.其中一分子胆汁酸与一分子甘氨酸结合成囊状物,即胆红素-甘氨酸复合物(BGC),此复合物被运载蛋白运送至毛细胆道,进入胆囊中储存和浓缩。另外,小肠黏膜刷状缘细胞也能合成胆汁酸。 除结合型胆汁酸外,还存在游离型胆汁酸,后者可通过胆道系统进入胰腺组织。尽管目前对胰腺细胞是否直接摄取自由流动的胆汁酸尚有争议,但大量实验表明,胰腺组织可以合成、分泌具有生理活性的胆汁酸类化合物——鹅脱氧胆酸(CDCA) 和胆汁酸。这些物质可能通过旁路途径进入胰岛β细胞,进而影响胰岛素生物合成或胰岛素分子的正常折叠、装配,最后导致胰岛素含量下降或胰岛素抵抗现象[1][2]。 而当摄入胆固醇量不足时,肝脏首先加工合成鞘糖脂,然后进一步转化为胆汁酸。此时,由于缺少胆固醇来源,机体不得不动用体内含胆固醇的药物、激素及其相关药物来替代补充,从而导致血清中此类药物浓度升高。
有报道指出,高脂血症患者口服辛伐他汀后,血药浓度迅速上升并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3~48h内恢复到基线水平;而空腹服用洛伐他汀后,其血药浓度于服药后6h内达峰值,之后缓慢下降至基础值,因此认为这两种药物在体内存在明显的首过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研究发现,在给予大鼠肝损伤模型一定量维生素E后可以明显减少肝细胞中毒程度,从而保护肝功能[5]。有研究者给大鼠注射不同剂量的胆盐和卵磷脂,以研究其对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的影响,结果发现,胆盐可加重肝脏的脂肪变性,且剂量越大,时间越长,危害越显著;同时,胆盐还能诱导炎症因子产生,加剧肝细胞损伤的程度[6]。
还有实验显示,与正常小鼠相比,四氢叶酸及胆碱缺乏所致的小鼠糖尿病模型,其胰腺组织和肝脏中胆固醇的含量均显著升高[7]。这似乎暗示着维生素B族及其衍生物可能通过影响胆固醇的代谢过程,或者通过其他未知机制,来调控血糖水平的动态平衡。但是,也有研究结果与此相反。Kang等比较了胆道阻塞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血浆生化指标后发现,两组间血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持续至试验结束(第17天)。血浆胰岛素水平在胆道阻塞组大鼠中也未表现出明显改变。据此作者推测,高血糖不是胆道阻塞后的自发症状,而是继发性反应[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