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生肖是什么?
1.什么是“六十二岁”,为什么用“岁”不用“年”? 古代没有“年”的概念,一年就指农历的一年(农历大历一年约354天,比阳历一年短0.78天),所以古人说“今年五十五岁了”而不是“今年五十六岁了”。
因为古人把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而每个季节都有所谓的“节气”,每一个节气对应着一个农历的月份。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这四个节气对应的是正月二月三月; 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分别对应四月五月六月;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依次类推…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它不仅是农历一个循环的起点也是春节联欢晚会的法定节目,还是划分四季的时间标准。 但古人还认为一年分为十二月,每个月分别有一个月名和一个别称。 月有阴晴圆缺,月缺之时就是月末,古人就用一个“朔”字表示每月月初,这个字同时还有“初一日”的意思。到了月中,月亮变成半圆形,古人就用“望”字表示,这句话里的“望”可表示农历每月十五日或十七日。 《红楼梦》里宝钗生日那句“好端端的一个月,叫丫头们搅散了”中的“一个月”就是“朔”加“望”再加三个“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组成的。
这样,从立春到立春一共经历了八个节气,加上中气“雨水”,共十辰(每两个节气之间有一个节气和中气各计一辰),一年就有二十辰,而六十花甲子一周刚好是十个节气和十个中气,因此就有了六十岁月和六十甲子一说。 2.62岁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说这个人已经过了62个农历年了(也就是62个节气)吗? 不是!
按照上述观点,一个人过了62岁就应该说他过了62个“节气”———这显然不合理!因为节气是一种变化周期,一年只有一个(虽然闰年有两个)。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公历年代,同一个民族的人,他们的年龄应该差不多——除非他们生活在气候明显不同的两个地区并在当地生活了很多代! 古人所说的“六十二岁”实际上是指他过了62次月圆之夜(即62次望),这是很合理的。
以现在天文历法计算,过满62个望大约需要1155年左右(误差正负两年),因此我们现在的农历年份实际上是阴阳合历(阴历阳历结合),为了协调阴历月和阳历年的关系,设置了“置闰规则”———当农历年份出现闰月时,该闰月的五月也称“闰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