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长黄疸怎么办?
宝宝出现黄疸,父母首先不必过于慌张,因为新生儿出现黄疸的概率高达50%;其次,应该及时带宝宝就医,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临床上,将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其中,生理性黄疸是指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导致皮肤、黏膜、巩膜黄染,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病理性黄疸是由疾病因素导致的血清胆红素升高,常同时伴有直接胆红素升高。 除了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外,医生还会通过观察大便的颜色判断黄疸的程度。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大便为黄色,如果大便成陶土色或白色,可能是黄疸较为严重了。
一般情况下,生理性黄疸会在宝宝出生2~3天后出现,4~6天达到高峰,7天左右开始逐渐消退,10天左右恢复为正常颜色。若持续时间长、程度重,则考虑是病理性黄疸,应及时就诊,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母乳性黄疸也属于病理性黄疸的范畴。如果妈妈发现宝宝出现黄疸,并且吃奶、睡眠、大小便等无异常时,应仔细观察有无“三黄”(皮肤、眼珠、大便)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排除病理性黄疸的可能。
通常情况下,如果确诊为生理性黄疸,且属于轻微状态,无需特殊处理;若是较严重的情况,可以遵医嘱采用光疗退黄、营养支持以及换血疗法。 而对于母乳性黄疸,目前多采取光照疗法、暂停哺乳的方法,通常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总之,一旦出现黄疸,父母不要着急,及时带孩子就医,寻找原因并针对性治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