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区房子都大吗?
上海的住宅,严格来说分普通商品房 动迁房(包括征收安置和农民集中建房)、保障房(廉租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几类。 其中前两类属于市场主导的住房供给类型,后者三类属于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体系。 我们先来看普通商品房的情况,这一类的房子主要满足的是城镇中产阶级以上收入水平群体的居住需求,这个群体一般经济实力较强,对居住环境质量有一定要求。
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4.15亿,同比增长6%,比上年末增长389万人;户籍人口14.67亿人,其中城镇人口13.22亿人,城镇化率达90.6%。
再来看看2017年上海各类房屋销售面积的数据,根据数据我们发现在上海普通商品住宅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中小套型(一居室和小两居)、普通公寓(酒店式公寓)、低密度多层(多层产品)以及高端别墅。 上述四类房子占地比例分别为10.7%、2.7%、16%和2.9%。也就是说占比最大的是中小套型,这类房子的特点就是户型一般较小,一般30平方米到60平方米不等。而高档别墅所占的比例非常低。
从数据不难看出,上海目前住宅建设的总方针是“租购并举”,增加保障房的建设和供应。 而对于普通商品住房则尽量控制大套型的建设,鼓励中小套型商品住房的建设,降低居民购房首付比和税费负担,支持居民购买首套自住商品住房。 从这一点上来说,题主所说的市区老房子应该指的是动迁房,而不是商品住房。
近年来上海市的动迁力度非常大,很多旧里房屋得到了拆迁重建,居民也都换上了品质更好,面积更大的新房子。不过这种以拆建的方式来增加土地供应的方式,确实也引起一些房价上涨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