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几日几时立秋?
2017年8月7日 下午5点09分38秒,立秋,太阳到达黄经135°。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它是夏秋交替的节点,代表暑热的结束、凉意的来临。 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进入秋天。但立秋并不是入伏,也并没有入秋。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在自然界中,立秋其实只是进入了“初秋”,而不是“秋季”。 《黄帝内经·素问》中讲到:“秋三月……万物毕成,阳气的盛衰,由夏至秋分,阳极气盛,阴气微弱。时至立秋,阳气逐渐消亡而阴气渐长,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相交,天人合一……” 所以,从气候特征上看,“立秋”与“处暑”之间,有“处暑”一节气;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始,到霜降这一节气结束,有“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四个节气。这些节气的到来,意味着自然界的阴盛阳虚,符合养生中所讲的“秋收冬藏”。 现代气象观测手段较为先进,可以根据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要素来判定“白露”和“秋分”的到来。
在古书中,对这两个节气的区分标准是:“水土霜雾”。即立秋之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为白露,秋分之前的第三天为寒露,霜降之后的第一周为立冬。古人认为,随着气温降低,水汽凝结,白露开始产生,寒露之时,露水更浓;霜降之后,水气反滋,凝露成霜。
当然,这种划分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天气特征。现在一般以“白露”和“秋分”作为划分夏季和秋天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