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有多少坏帐?
按照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制度,不良贷款包括次级、可疑和损失三类。次级类贷款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的贷款;可疑类贷款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定损失的贷款;损失类贷款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的贷款。通常人们所说的坏帐指的就是这三类贷款。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银行管理中形成了事实上比较严格的直接的行政管理体制,贷款的发放与收还包括呆帐坏帐的核销都是在人民银行和专业银行共同形成的管理体制内进行的,特别是呆帐坏帐的核销要受到严格的管理。从历史上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除了个别年份有所增加以外,总的说来是基本稳定的,而且比率是比较低的。尽管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在金融经营管理上取得很大进展,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改革的区域。在银行经营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够完善不够规范,甚至一些不尽人意的方面。比如,1993——1995年我国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的苗头,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金融管理一度比较松驰,个别地区甚至发生“金融三乱”。一些在宏观经济政策约束下不能获得正常贷款的客户转向非规范化的社会融资系统甚至违法途径取得资金,客观上为社会上的一些犯罪集团提供了作案来源,诱发了金融犯罪,一些内部职工甚至银行干部直接参与金融犯罪或者被犯罪分子所利用。在经济过热的条件下,有些银行也受利益驱动,违反贷款纪律发放了一些有问题的贷款。1995年底新《中国人民银行法》出台,严格金融管理,强化了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能,对金融机构实行了“约法三章”,特别是1996年4月1日实施《商业银行法》以后,对银行及其个人的经营管理活动实行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道路,使我国银行业的管理走上了健康的法制轨道。对1993——1995年中积累的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也取得了很大成效。
然而,1993——1995年我国经济中积累下的银行不良资产这一潜在问题还是存在的,对这个问题应当全面、历史地分析。一方面,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这个潜在的风险因素,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几年各方面为化解这个风险已经并正在采取措施取得成效。这个不良资产从总体上看是难以形成大的风险。因为,就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看,无论从总体不良资产率看还是从个别客户所占用的不良资产率看,是远远低于国外商业银行的正常值和警戒线的。而且从长远看,我国的不良资产还有可能回收或者实现增值。比如,有些不良资产是企业暂时还不起的贷款,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好转和市场形势的变化在今后若干年内还是可能收回的;有些不良资产是银行占有的企业股权,有些企业经营状况不好,股权在目前看是不良资产,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企业效益好转了,这部分不良资产就会变为实际资产。再比如,1998年中央为了拉动消费,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施了扩大生产汽车、石油和加强基础建设投资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政策落实以后,对生产相关原材料产品的企业经济效益会有好转,与这些企业相关的不良贷款的质量也会有好转。还有,1998年整顿经济秩序,对一些企业进行清理,对一些长期亏损企业实行破产,一些资不抵债的企业被依法注销,对那些严重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依法严厉制裁,使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