穅在五行属性是什么?

禄瑶莉禄瑶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稻”的异体字,指脱粒后剩下带有外皮稻壳的米糠(谷皮) 。《说文》解释为“米糠也。从禾康声。《诗》曰‘其菑其翳’,郑笺以为薪之两种,一曰‘其菑’,二曰‘其翳’;引申谓草木自相摧伤也。”“粃”的异体字。《玉篇·示部》解释为“秕子。”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粃”的字形,解释为“米中未熟的谷子”。这两个字目前通用,含义相同。古书中或称“粃”为“稗”。

“穇”、“粟”的古文字形体相近,可见本为一个植物种类,《集韵·上声·止韵》解释为“粟属。可食。”但《本草纲目·谷部》却单独列出了“穇”,并解释说“穇亦粟属,有数种”,显然这里将“穇”与“粟”区分开了。李时珍认为“穇”有数种,而杨慎认为“穇”只有一种,并且就是“野粟”(见《滇南本草》)。据此推测,“穇”可能是“粟”的一种变异品种或者说是“粟”的一个栽培品种。

“穄”《唐韵》音“纪”。《广韵·至韵》解释为“穄子,一种也。”似即今天所说的“糜子”。宋人陆佃撰《埤雅·释草》:“穄,似粟,而色黄赤,种子如大米,南方谓之稻米,北方谓之糜米。”可见“穄”即是“粟”的变体,颜色呈黄、赤色,而且形状像大米。所以元代王桢著《农书·百谷谱·谷子》中说道:“其种有赤、白、黄三色……”这里的“黄”就是指黄色的“稷”或者说“糜米”;又《本草纲目·谷部》中也提到“小米有赤、白、黄三种。”“黍”“稷”“粟”“秫”“稻”都指的是不同的谷物,但在“稌”和“秔”中,“稌”指的是水稻,“秔”是指水稻或小米。

干宝德干宝德优质答主

穅为穅秧的穅,读音为ɡānɡ,其本意为剥下的庄稼壳儿,在甲骨文中其字形就是上面一个禾,下面一个口,左右一横,一横指谷物脱粒后的穅,口字像盛穅的容器。

穅的《字海》释义

穅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穅,所穅也,从禾,在口中。意思是把庄稼的壳子剥下来放在容器里。

穅的本意为庄稼脱粒后的壳儿,也称作作物,与本义有关的词有禾穅、菽穅、苞穅等。《诗经·幽风·七月》中有“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句,“菽穅”指豆类作物脱粒后的壳,《尚书·禹贡》中有“厥篚玄纤絺缟,厥米嘉秜,厥蔬藙、葵,厥货盐、禺,厥服絺,厥民駉黃,厥宅庐。……淮沂其乂,蒙、维其维。虞、衡、梅、梁,无有远迩,文命绥之。……厥篚纤纩、锡芒、桐、梅,厥民东作,厥士白壤,厥贡织贝。……淮海惟扬州,……草裹木栖,禽兽弗迁,嘉木、美竹、滋稻、皮革、齿、革,厥包桔柚,锡贡。……扬州贡,龟、珠、金三品,瑶、琨、怪石,翰、絮、齿、革、羽毛,其篚织文,其包桔柚,锡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河,……,其篚玄纤缟,其包鯆,……,海、岱惟青州,……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橘柚锡贡。五百里甸用,上错,九贡登。五百里侯服,四贡。五百里绥服,三要。五百里要服,二邦,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族既睦,平不余威,修不贵戚,……,又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橘、柚,锡贡。大邦东,说震,东至海,西,至于州。南至越衍。阳,北,卉服,即事,归王职方,厥贡惟金三品、瑶、琨、怪石、织贝,其篚,东作;西戎即序,……,厥篚玄纤缟。”

与穅字字义较远的词,如“稻穅”。意思是农民把谷穗子下面那一段稈儿截下来,然后在上面放上稻穅,加上湿土,用绳子勒紧,外面晒干,里面的湿土发热,这叫温床,冬天在这里面也能育出秧苗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