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估值能用软件么?

岩璇梓岩璇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企业估值的模型很多,常见的是DCF(现金流折现)、DDM(股利折现)模型和EV/EBITDA(企业价值与营业收入/净利润的比值)还有PB/ROE(市值/净资产收益率)等等。这些模型都有其假设前提和适用条件,当然也都有其优劣之分。

至于软件,现在确实有一些创业公司推出了这样的产品,我也在用,可以输入数值自动计算出结果。但我觉得这样的工具可能不能很好地实现估值的目的。 首先,任何模型都是基于一定假设前提的,如果假设条件发生了变动,那么结果也会发生变化;另外,模型的结果只是一个数值,无法给出决策依据。在决策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假设进行说明并给出合理的解释。而软件如果不能对这些做出很好的处理,那就失去了意义。

其实,使用模型最重要的不是追求算出一个精确的数字来代表目标价值的多少(因为不可能有这样一个数字),而是通过计算的过程引导人们去理解价值的内涵。只有理解了价值的意义,才能更好地运用价值去指导实践。否则的话,就像学了计算机却没有掌握编程语言的人一样,虽然能输入数据,但不知道结果是怎么得出的,那这个结果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我所说的这些都建立在价值是可以计量的基础上。但如果从另一个方面看,如果这个企业的价值难以衡量或是根本没有办法衡量,也就是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数值时,我们是否就放弃评估呢?我认为不是这样。我们可以把这种无法衡量价值的情况称之为“模糊的边界”,而在“模糊的边界”里,我们更关注的是价值的存在而非具体数值。

无论用什么方法或者什么工具来计算企业的价值和风险,我认为都没有离开“判断”这件事情本身。毕竟,就算我们用机器学出了最精准的计算公式,如果没有人的参与,机器也无法完成最终的计值过程。我认为最终决定价值量的大小仍然取决于人而不是机器。 所以,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和工具,重要的是人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在判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东方泽丽东方泽丽优质答主

当然可以,但是要清楚,任何估值软件或者模型都是基于一定的估值理论建立的,因此要想真正的精通估值,一定要对估值背后的理论有深刻的认识。

那么企业估值又有哪些常用方法呢?

从具体工具上来看,企业估值方法有很多,但其实总结下来,估值方法可以分为基于收益的方法和基于市场的的方法。

基于收益的方法包括DCF模型、NAV模型、期权模型、EVA模型、实物期权模型等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DCF模型。基于市场的的方法包括可比法。

任何模型都有前提和局限性,DCF 本质上是永续年金模型,模型本质的假设是认为企业未来的自由现金流是可以无限期产生并且现金流增长额是维持恒定的,这样的假设在实际运用中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在使用该模型进行企业估值时,一定要对该模型的适用性有所判断。可比法是基于同类企业的价值衡量指标对研究企业进行估值,因此该方法的应用也存在局限性。

任何模型都存在缺陷,估值模型无法给出100%精确的估值结果,估值人员也很难完全通过估值模型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估值问题,因而,估值人员要懂得结合各个模型并利用自身市场知识与经验判断出最接近企业真实价值的结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