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月小孩能吃盐吗?
宝宝从6个月开始就逐渐给宝宝添加辅食了,在给宝宝做辅食的时候就需要注意很多细节问题,其中就包括了给宝宝放适当的食盐。但是很多家长对于该给宝宝的辅食中放置多少的食盐都拿捏不好,那么具体应该给六个月的宝宝添加多少盐呢? 事实上,宝宝膳食中的钠来源除了食盐外还有蔬菜、水果、肉类等,特别是海产品类,例如海水鱼、海带、紫菜等,这类食物的含钠量都非常高,如果宝宝平时饮食均衡、荤素搭配,从食物中获得的钠完全可以满足宝宝身体的需求。 当然,如果家长觉得还是不放心,可以带宝宝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判断宝宝血液中钠含量是否正常。 如果血液中的钠确实偏低,而微量元素检查各项指标也都正常的话,那就说明宝宝是生理性钠缺乏,并不需要额外补充。 一般建议等到宝宝7个月以后,再考虑适当给予淡盐水,每次1/3~1/2盐勺,浓度接近父母每日摄入的食盐量。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此时宝宝已经可以添加食用盐,但家长的关注点不能只停留在摄入量的多少上,还需注意尽量把盐的控制范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做好其他钠的来源,如乳制品、肉类和蔬菜水果等的供应。
一般情况下,只要家长能保证做到上面几点,是不需要额外给宝宝增补盐分的。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食盐外,还有些调料也是不能给宝宝吃的,包括酱油、醋、辣椒、胡椒、味精、花椒以及大料等都是不允许给宝宝直接食用的。有些家长在炖汤的时候会加入一些中药,虽然对大人有益,但是宝宝吃了却是会伤害到脾胃,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的。
网上有文章指出,婴儿在6个月之前体内钠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同时肾脏发育尚未成熟,不能很好的处理钠的代谢产物,因此,6个月之前不能吃盐。六个月之后,随着宝宝肾脏功能发育成熟,只要不影响其他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度、不过量,可以逐渐食用一些食盐。还有的观点认为,婴儿在周岁以内都应该禁止食用食盐。其实,这些说法都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
《中国膳食指南》建议,7-12月龄婴儿每天摄入的钠不超过300毫克,换算成盐大概是0.75克左右;一至三岁的幼儿钠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700毫克,折算成食盐约为1.75克。根据《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规定,1-3岁婴幼儿和儿童的食用盐(以钠计)分别为不超过350毫克/100KJ。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通常只要宝宝没有出现其他不适,完全可以凭母乳或辅食的天然钠含量来满足每日所需。如果母乳充足,也不必额外添加食盐等调味品。如在断奶后添加了辅食,随着进食量的增加,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加入一些量少的盐,用其他食物调配味道,适应并培养接受清淡的食物,不需要额外过量添加食盐。
此外,家长们要小心生活中容易忽视的“隐形盐”,比如带馅的食品、自制的果汁或是菜汁、自制肉松、肉沫等本身就有一定的咸度,也不适合同时在辅食中额外加盐了。其他动物性食品、高蛋白食品中本身所含的钠也较高,这些情况下也需要减少辅食中盐的添加量。
宝宝辅食一般以清淡为主,尽量使用现用现做,保证“六个月内不加任何调料,一到三岁不完全依成人口味”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