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药副作用怎么办?
抗结核药物主要是用于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起到杀灭结核菌的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和末梢神经炎。
1. 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治疗初期较为明显,一般可耐受,症状逐渐缓解并持续整个疗程。
2. 肝损害: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血清转氨酶升高),多为中度,停药后逐渐恢复。长期服用利福喷丁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害,因此建议定期检测肝功能,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停药并进行保肝治疗。
3. 骨髓抑制: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但多属轻度,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加强支持疗法往往能很快恢复正常。对长期用药者应定期检查血象变化。
4. 皮肤反应:可有皮疹、瘙痒,多属于Ⅰ度以上湿疹,但不累及粘膜。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溃疡等,应及时停药,给予局部治疗和预防感染,多可迅速恢复。 对上述不良反应,一般采取对症处理,多数患者可以耐受,且预后良好。
对于严重的或不能耐受的药物毒性反应,可根据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以及可能的药理学作用而酌情采用下列措施之一进行防治:
(1) 立即停止使用引起毒性的药物,采用替代疗法。
(2) 采取相应的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
(3) 对于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可采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方法予以清除。
(4) 根据药物中毒的机理,通过调节药物剂量或延长给药时间间隔来消除毒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