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员工自己贷款多少?

云了云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平安出来之后,我先后到过几家公司,也接触了不少做营销的员工。其中有些员工在和客户谈业务时,都会向客户推荐购买平安的保险产品,如果客户购买了,他们便会得到一个比较高的提成。”有平安内部员工对记者透露,“但其实这些保险产品有些并不能为客户真正带来利益,而我们的员工自己也不会真的去买。”

根据公开资料,平安保险成立于1988年,经过多年的转型探索,逐渐确立并发展“保险、银行、证券”三大业务。2003年,平安集团综合金融渠道实现突破,开始涉足房产、奢侈品等零售行业。旗下有平安银行、平安证券、平安地产等公司。

但据记者了解,平安的许多员工在接受培训时,都会被告知“平安有3大类业务,每一个都要做,就是存款、保险和信贷”。有平安内部员工告诉记者,以销售贷款产品为例,员工每推销成功一笔贷款业务,平安就会给予一定的奖励。“保险业务是拉来一单给一单的提成,而信贷业务,则是拉到一个人,就可以一直得到提成。”该工作人员称,拉来一个贷款客户,可以连续得到该客户贷款业务提成6个月到1年,“如果是汽车信贷,这个成本还会更低一些。”

“这些业务的本质还是推销保险。”有律师行业内部人士称,“平安员工自己不可能真的去购买自己推销的保险。这些业务员,拉来的客户本身就是自己的‘潜在客户’,即本来就打算买平安保险的人。这种做法,不过是将保险的佣金提前兑现了而已。”

中国保监会对保险营销员有规定,凡是通过保险专业人员销售他人保险标的的行为,都需要与被保险人有直接的合同联系,即被保险人直接向保险营销员支付保险费。但这实际上是否真正履行了,“只有保险公司知道”。

一位平安保险的内勤人员还表示,除了银行、证券和保险,平安的房地产业务也并不干净。“许多买平安商品房的人,其实不知道买的是平安的房产。”他还提到,在平安的职工公寓项目上,存在许多制度上的缺陷。“购房人的首付款是先交到公司,可公司却将购房人的首付款以装修款的名义打到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账上。而一旦房屋真的出现问题,购房人反而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向平安追偿。”

2015年,《华尔街日报》曾发表文章《中国平安正被其庞大体量困住手脚》,指出在2014年底,中国平安的财务杠杆高达31.6倍,远远超出15至17倍的国际标准,“这一情况反映在平安的庞大资产上。截至2015年上半年,公司的总资产高达11.2万亿元,比2014年末增长16.2%”。文章还提到,与庞大的体量相对应的是,平安的增长正在逐渐趋缓。“2014年,平安的寿险新业务价值仅增长4.3%,而2013年和2012年这一数据分别为32%和20%。”“根据安永咨询去年的统计,平安和它的主要竞争对手人数差距正迅速缩小。2015年底,平安的人保险佣人数相较2014年增长了30%,而新华保险的增员计划完成了55%。”

2015年9月4日,中国保监会曾公布了对平安财产保险公司开出的85万元罚单。处罚决定书中指出,平安保险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费率折扣,违反法律规定。二是未将长期意外保险产品按照寿命表保险费公式缴纳保险费,未真实执行保险费缴纳程序。

平安回应员工贷款问题

对于记者所采访的员工“贷款问题”,今日下午,平安方面做出回应,称其为借债理财,与公司无关。平安还专门发出声明:平安保险公司员工个人通过高息借助于社会资金,进行理财行为,其行为与平安保险公司无关,也从未获得平安保险公司的支持和认可,平安公司对其不负有任何责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