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字五行属什么?
属木,为寅木,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位。 子鼠为水,丑牛为土,寅虎为木,卯兔为木,辰龙为土,巳蛇为火,午马为火,未羊为土,申猴为金,酉鸡为金,戌狗为土,亥猪为水。
十二个地支分别对应着五行中的四种元素——金水木火土。其中,寅辰巳申酉亥属阳,阳则刚,为木火金水土;丑未午卯酉戌属阴,阴则柔,为木土水火金。阳极生阴,亥寅卯辰午未申酉戌的五行属性逐渐改变,阴极生阳,丑卯辰巳未申酉亥的五行属性也不断变化。因此就有了“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
相生的含义是“我生之人我依赖”、“你生之人事物满足我的需求”,所以相生的关系就体现在“耗散”上——我耗损你的阳气(物质),我得到生长的力量。而相克则是“我不服你”、“你也不要得瑟”,所以克就有“制”的意思了,是被约束、被管制的意思。
在文字学中,兽字解作“守犬”,指一种看家的猛兽。在甲骨文、金文和篆文中,兽字的字形都是一只狗的形状,而“犬”、“狗”字则是人驯养的狗。
《说文》中对兽字的解释如下:“兽,守犬,守犬者也。其字从火,省句从牙军。《易》曰:‘上九厥宗亡。”可见,“兽”字在造字之初并不是指一切四肢着地、身上长毛的动物,而是指一种看家的猛兽,与狼、虎、熊等食肉动物关系不大。
兽字的本义是“守犬”,属于“犬”部。不过,在《周易》一书中,兽字的含义有所变化,表示天下诸侯国之一。也就是说,《周易》中的“九五”为“厥宗亡”,其宗即为兽。所以,兽字在《周易》一书中应属于“木”部。
兽字由“宀”、“又”、“犬”三部分构成,“宀”和“又”字组合起来像一只手拿着一把刀,将“犬”字包在其中,表示用刀控制犬的行为。而“犬”字表示被控制的对象。因此,兽字的本义是被控制的犬,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被驯养的狗”。
在五行中,兽字的造字本义是“被控制的犬”,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被驯养的狗”,因此,兽字的主次笔划为“巳”字旁,所以兽字的主字意为“被控制的犬”,即兽字的五行属性为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