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酒有什么作用?
你好,很高兴能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来说说蜈蚣这味药吧! 《本草纲目》载,蜈蚣“味甘、咸,性温,有毒”;“主治中风、半身不遂、手足麻木、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头痛、骨蒸、惊痫、小儿惊风等”。 蜈蚣性味辛、温,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蜈蚣富含蛋白质及氨基酸,还含有钾、钠、钙、镁、铁、锰、锌等多种无机元素,还有维生素 B1、B2、C以及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和组胺等,所以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
那么,接下来,再来说一说蜈蚣酒这一剂中药方剂。 《中国药典》中有记载的蜈蚣酒方:蜈蚣5条,白酒(或米酒)适量。 制作方法为:将上药用白酒浸泡片刻,即可饮用。 可见,蜈蚣酒的组成成分简单明了,制作过程也方便快捷。
根据古籍记载及后世验方整理,我们发现用蜈蚣泡酒来治疗疾病的疗法早在汉代就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 晋代著名的医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了“治中风瘫痪,四肢不收,言语蹇滞”的方药,其中便包含有蜈蚣和酒,这大概是目前我们所知的用酒精药物作为溶媒最早的应用。 而在唐代《外台秘要》中则详细记录了用蜈蚣酒来治病的方剂——“治偏风、半身不遂,手足拘挛,腿疼不可忍。”
至今,我们依然可以在民间看到使用蜈蚣酒来治病的身影——用50℃以上的黄酒或白酒浸泡蜈蚣,制成酒剂后服用,每天一次,每次一两,早晚各服一次,有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酸痛、肢体麻木、腰膝酸软、下肢无力、行走困难等症状。